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吃卜宝,编辑:宋爽,题图来自:AI 生成
茶,正在从 「生命体征维持水」,进化为一种生活方式。
在我们的童年记忆里,时不时会出现一杯浓茶。它可能来自班主任上课时捧着的茶缸、出租车司机的保温杯,也可能是父母聚会聊天时,你偷偷喝的那一杯。那一刻,你对茶的唯一印象是苦。
当你长大成人,却 「遗憾」 地发现,自己依然不能吃苦。你喝的茶里面混合着水果或者乳制品加糖。但 「身材焦虑」 和 「睡眠危机」 也随之而来。逐渐地,奶茶的高糖、高咖啡因,被 「0 糖」「低因」 取代。
如果说熬夜是年轻人的 「宿命」,那么为了点可怜的睡眠时间,关注咖啡因摄取量,就成为当代年轻人必须掌握的课题。
一壶浓茶是父辈劳动后的 「解乏良方」,而一杯低因茶,是当代年轻人的 「午夜狂欢」。
从 「苦尽甘来」 到 「低糖低卡」,年轻人的生活哲学改变
网飞韩剧 《苦尽柑来遇见你》 在全球热播,赚足眼泪。在苦尽甘来这件事上,东亚人确实有相同的感悟,中国人发现属于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 「茶」 中,就蕴含着无数关于苦尽甘来的哲学。
浓茶的苦涩,正蕴含着中国自古以来的处世哲学:先苦后甜。甚至,茶在古代还有 「苦口师」 这一雅称,苦口的茶作为老师,给人们上的第一课就是苦尽才能甘来。
老舍曾在一篇名为 《戒茶》 的随笔中写道:「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活着。」 上一辈人对于茶的执着和瘾,大概如此。「酒要烈酒,茶要浓茶」 的理念,在当下早已被颠覆了。
虽然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但 《中国消费者咖啡因认知及态度调查 (2023)》 得出了一个有趣的数据:有 52.15% 的消费者并不知道茶中含有咖啡因。因为大多数人都被 「咖啡因」 这三个字迷惑了。不过在同一份报告中,近九成受访消费者希望了解饮品中的咖啡因含量,而超过七成的消费者认为每天摄入的咖啡因量需要被控制。
因为不关注茶饮料中的咖啡因,很多年轻人都吃过睡不着的苦。21 岁的大三学生小王就对此深有体会。为了复习考试,她晚上喝了一大杯某品牌的纯茶饮料,结果书没看多少,倒是整夜失眠,第二天精神恍惚。此后她改喝大麦茶、柠檬水这类天然零咖啡因的饮料来提神,再也不敢在晚上碰浓茶。和小王类似,不少年轻人都是在 「被咖啡因揍了几顿」 之后开始转向低因茶的行列。
即便如此,很多年轻人依然表示自己 「人菜瘾大」:喜欢茶的味道,但对咖啡因又很敏感。对他们来说,来杯奶茶的意义,更多的是 「犒劳自己」,而不单纯是 「提神醒脑」,所以过去的 「苦口师」,在今天变成了 「快乐水」。
为了既过口瘾又不影响睡眠,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寻找更温和的低咖啡因茶饮,于是,饮品的卷配方大战开始了。
「人菜瘾大」 的年轻人,如何改变茶饮行业?
现在的年轻人作为不爱喝水的一代,从小被长辈跟在身后唠叨多喝水。而当他们逐渐长大,开始面临健康问题时,就要反过来改革饮品市场。
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儿童还没有实现 「糖分自由」,而 90 后的小孩的身体里已经开始糖分超标了。根据全球疾病负担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1990 年的时候,中国 15—39 岁的早发型 2 型糖尿病患者数量是 961.2 万人;到了 2021 年,这一数据猛增至 2374.6 万人,增幅达到 147%。
所以,配料表上首先被剔除的是糖。除了知名的饮品品牌元气森林,可口可乐等大品牌也都推出了 「0 糖」 饮料,当然,年轻人对代糖依然不放心,于是开始转向无糖茶饮。亿欧智库 《2023 中国无糖茶饮行业白皮书》 显示,年轻群体正在逐渐成为无糖茶饮消费的主力军,「30 岁 (含 30 岁)以下人群占比高达 70.8%」。
(图/《2023 中国无糖茶饮行业白皮书》)
而当纯茶叶饮料再度流行,又一个问题开始显现:睡不着。这一次,年轻人干脆把目光锁定到 「养生水」。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24 年中国中式养生水行业发展趋势洞察报告》 提到,2024 年前 5 个月,养生水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 94.5%,红豆薏米水、枸杞水和陈皮水等饮品,都成了热销爆款。
不过,对于已经习惯喝奶茶和咖啡的年轻人来说,代餐终究比不过白月光,上班还是想来一杯奶茶 「续命」。28 岁的 Celia 在互联网公司上班,每天下午都习惯和同事一起点奶茶,可是最近,她越来越频繁地感觉到晚上失眠、心慌。现在,Celia 每次点奶茶,都会格外注意是否 「低因」。
有机构曾检测了一大批常见品牌奶茶,以一杯奶茶 500 毫升计算,它们的咖啡因含量几乎全部超过 100 毫克。以之前让广大网友 「眼睛瞪得像铜铃」 的奶茶饮品 「万里木兰」 为例,霸王茶姬给出的报告显示,一杯 580 毫升的万里木兰中的咖啡因含量达到 235 毫克,相当于一杯拿铁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平时喝咖啡说怕自己睡不着,但是遇到奶茶就无所畏惧的年轻人,就是吃了这个亏。
而在近两年,无论是咖啡还是奶茶品牌,都开始卷起了 「低因」。星巴克、天好咖啡、瑞幸咖啡等咖啡连锁品牌,都在菜单中设置了 「低因」 或者 「轻咖」 选择。茶饮品牌中,霸王茶姬的菜单界面新增了 「轻因专区」,而喜茶会在饮品上标注 「咖啡因红黄绿灯」 来表示咖啡因的含量,其他茶饮品牌也陆续推出了低因奶茶。之前主打 「0 糖」 的元气森林等饮料品牌也加入战场,推出了麦茶等 「0 咖啡因」 饮品。
随着年轻人对健康的重视,饮品配料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就像最近在互联网翻红的那句邓超唱的歌词:「黑咖啡品味有多浓,我只要汽水的轻松。」年轻人身体里早就该咖啡因减负了。
其实,想要健康的生活很简单,就是像父母说的那样,「少熬夜,多喝水」。但现在看来,即使健康亮红灯,年轻人还是很难做到。如果非要折中一下,这些管不住嘴的年轻人,只能靠低因茶来救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原载于 《新周刊》 总第 683 期 《茶之战》,原标题:《低因茶,年轻人的午夜狂欢》,作者:吃卜宝,编辑: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