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10 月 29 日讯 (记者 邹俊涛)10 月 29 日,招商银行发布 2025 年三季报。根据报告,今年前三季度,招商银行实现营收 2514.20 亿元,同比下滑 0.51%。导致下滑原因主要来自非息收入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Wind 数据显示,截止 10 月 29 日晚已有 13 家上市银行披露 2025 年三季报,其中非息收入同比下滑 9 家,12 家披露三季报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负。尽管非息收入下滑扰动加剧,13 家上市银行中仅有 3 家营收规模同比下滑,目前行业整体营收表现乐观。
财联社记者从业内获悉,三季度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主要受债市波动影响。业内分析认为,公允价值波动对银行今年三季报营收形成拖累。随着央行宣布将重启购债,受访业内人士认为,4 季度有望迎来 「债市小牛」 行情,或使银行非息收入迎来修复。
国盛固收团队首席分析师杨伟业今日告诉财联社记者,据他们团队预测,预计 4 季度 10 年国债利率有望修复至 1.65% 左右水平。
多家银行三季报非息收入下滑,称受债市波动影响
据招商银行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该集团实现净利息收入 1,600.42 亿元,同比增长 1.74%。非利息净收入 913.78 亿元,同比下降 4.23%,对比今年中报降幅进一步扩大。非利息净收入中,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562.02 亿元,同比增长 0.90%;其他净收入 351.76 亿元,同比下降 11.42%,
招商银行对此表示,其他净收入下滑主要是债券和基金投资的收益减少。截止今年 9 月末,招商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部分累计亏损 88.27 亿元,其中三季度 (7 月-9 月) 亏损 40.08 亿元。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此前多家上市银行披露今年三季报非息收入同比下滑明显,并明确表示,债市投资亏损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继而拖累整体营收。
10 月 25 日,平安银行发布三季报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投资收益增长率已转负,下降近 10%,同时公司营收规模同比下降 9.8%。平安银行称,一方面受贷款利率下行和业务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受市场波动影响,债券投资等业务非利息净收入下降。
更早前,华夏银行发布今年上市银行首份三季报显示,该行营收同比下滑 8.79%,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由正转负亏损 45.05 亿元。10 月 24 日,华夏银行行长瞿纲在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指出,「2025 年前三季度,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债市波动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
此外,其他多家上市银行也同样受非息收入下滑拖累。10 月 28 日,摩根大通证券就渝农商行三季报点评称,「非利息收入拖累盈利趋势走弱」。同日,华创证券就宁波银行三季报发布研报称,「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公司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录得 4.97 亿元的亏损 (去年前三季度盈利 20.89 亿元),对非息收入形成一定拖累。」
10 月 29 日,中金公司针对成都银行三季报指出,其他非息收入对其盈利造成扰动。中金公司认为,成都银行 2025 年三季度净手续费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其他非息同比下降 60%,公允价值变动同比由正转负,或和债市利率上行有关。
「三季度利率债波动加大,导致我们部分交易账户出现估值回撤。」 某股份制银行今日向财联社记者坦言,「虽然我们及时调整了持仓结构,但仍难以完全对冲市场系统性波动的影响。」
央行购债带来 「债市小牛」?或利好银行四季度非息收入修复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 2025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伴随央行表态,债市多头情绪日渐浓厚,当天 10 年、30 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演绎直线下行行情,降幅达到 4-5bp
不过,民生固收首席分析师徐亮今日向财联记者表示,后续还需央行释放更多信息才能判断利率是否会进一步下行。该团队认为,央行宣布重启国债买卖,考虑利率目前已下行较多,虽然债市整体情绪依然看好,但下行空间打开还需要进一步支撑,可以观察央行买债规模和期限是否超预期。
杨伟业团队指出,买卖国债本身对短端的利好更为确定,但央行释放的信号会改善市场情绪,叠加前期风险偏好较长端利差推升至较高水平,因而情绪修复也会带动长端利率明显下行。上述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他们团队判断,4 季度 「债市小牛」 行情有望实现。
业内人士指出,若 「债市小牛」 行情如期而至,银行公允价值变动压力有望缓解,非利息收入或迎来修复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