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动态

债市日报:11 月 5 日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 11 月 5 日电 (王菁) 债市周三 (11 月 5 日) 持续偏弱震荡,国债期货主力多数收跌,银行间现券收益率横盘整理,早间长债表现稍强,午后又回归至平盘附近;公开市场单日净回笼 4922 亿元,资金利率多数小幅下行。

机构认为,基金交易意愿有所修复,配置盘则择机退场。10 月份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净买入模式体现了央行呵护流动性市场和稳定债市预期的操作目标。同时,200 亿元的规模则体现了央行无意引起利率过快下行,操作稳健,避免对债市预期形成过度影响。

【行情跟踪】

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下跌,30 年期主力合约跌 0.08% 报 116.43,10 年期主力合约跌 0.01% 报 108.62,5 年期主力合约持平于 106.01,2 年期主力合约跌 0.01% 报 102.484。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小幅回落,10 年期国开债 「25 国开 15」 收益率持平报 1.858%,10 年期国债 「25 附息国债 16」 收益率下行 0.1P 报 1.789%,30 年期国债 「25 超长特别国债 06」 收益率上行 0.15BP 报 2.1375%。

中证转债指数收盘上涨 0.74%,报 486.21 点,成交金额 695.25 亿元。中能转债、电化转债、大中转债、天 23 转债、航宇转债涨幅居前,分别涨 20.00%、6.30%、5.65%、5.65%、5.62%。中旗转债、信服转债、新致转债、惠城转债、集智转债跌幅居前,分别跌 2.81%、1.74%、1.38%、1.13%、0.83%。

【海外债市】

欧元区市场方面,当地时间 11 月 4 日,10 年期法债收益率跌 0.6BP 报 3.436%,10 年期德债收益率跌 1.3BP 报 2.652%,10 年期意债收益率跌 1BP 报 3.398%,10 年期西债收益率跌 1.1BP 报 3.157%。其他市场方面,10 年期英债收益率跌 1BP 报 4.423%。

亚洲市场方面,日债收益率全线回落,10 年期日债收益率下行 1.5BP 至 1.677%。

北美市场方面,当地时间 11 月 4 日,美债收益率集体下跌,2 年期美债收益率跌 2.87BPs 报 3.576%,3 年期美债收益率跌 2.53BPs 报 3.584%,5 年期美债收益率跌 2.77BPs 报 3.694%,10 年期美债收益率跌 2.72BPs 报 4.083%,30 年期美债收益率跌 2.61BPs 报 4.665%。

【一级市场】

财政部 28 天、91 天、50 年期国债加权中标收益率分别为 1.0455%、1.2041%、2.28%,全场倍数分别为 3.88、2.76、5.08,边际倍数分别为 2.05、12.25、17.03。

农发行 1.074 年、3 年、10 年期金融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 1.4470%、1.7293%、1.9015%,全场倍数分别为 2.22、3.91、2.49,边际倍数分别为 1.36、5.47、1.19。

【资金面】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11 月 5 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 655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 1.40%,投标量 655 亿元,中标量 655 亿元。数据显示,当日 5577 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回笼 4922 亿元。

Shibor 涨跌不一,隔夜品种持平报 1.315%;7 天期上行 0.8BP 报 1.423%;14 天期下行 1.7BP 报 1.461%;1 个月期下行 0.45BP 报 1.5415%

自年初暂停的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在 10 月已恢复。央行发布 10 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显示,央行 10 月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 200 亿元。这意味着自今年 1 月起暂停的国债买卖操作已恢复。虽然 10 月央行国债买卖操作投放量较小,但市场更看重央行恢复操作的信号意义。

专家表示,央行恢复国债买卖操作既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加强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也有利于释放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

【机构观点】

长江固收:负债端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各类机构投资者配债的规模和节奏。四季度整体债市负债端扰动有限,无论是权益市场还是存款 「搬家」 都不足以形成对债市的趋势性扰动,预计四季度的修复行情将继续,预计 10 年期国债 (免税) 活跃券收益率有望下行至 1.65%-1.7%,含税券收益率有望下行至 1.7%-1.75%。

中信证券:10 月资金面呈现前松后紧走势,月末面临缴准日、银行走款以及跨月多重因素,短端流动性有所收紧,但存单利率转降。往后看,结合政府债发行假设,以及其他流动性影响因素走势,预计 11 月流动性缺口可能缩窄至千亿附近。考虑到央行近期恢复国债买卖,预计年底宽货币呵护流动性态度仍然明确,11 月资金利率大概率维持低位波动。

华西证券:本轮买债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可发挥 「降准替代」 的功能。自 2022 年以来,央行每年实施两次降准与两次降息已成惯例,而今年 5 月初在应对潜在外部冲击时已提前使用了这一政策工具。当前经济增长目标实现压力不大、外部不确定性边际缓和,央行选择暂缓强刺激,通过买债实现定向投放,既能缓解银行持债压力,又能起到 「类降准」 的效果。

 

编辑:王柘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