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网讯 (记者 刘威魁)据国际期货业协会 (FIA) 发布全球 90 家交易所的数据统计,2024 年上半年,全球期货与期权成交 980.68 亿手,与 2023 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75.8%。其中全球期货成交 143.70 亿手,期权成交 836.98 亿手。截至 2024 年 6 月底,全球期货与期权持仓总量为 13.41 亿手,与 2023 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2.7%。期权持仓占总持仓的 75.9%。
从整体数据来看,期货日报记者留意到,尽管广期所成立才不到 4 年,但其全球成交排名和各品种的成交量均在稳步上升。从各交易所成交排名来看,2024 年上半年,中国 5 家期货交易所总体表现良好,排名均进入前 30。其中,郑商所排名第 9,大商所排名第 10,上期所排名第 12,中金所排名第 24,广期所排名第 27 位。值得额外关注的是,广期所 2024 年上半年的成交排名,较 2023 年年底的排名提升了 4 位。
从品种成交表现来看,国内期货交易所的品种表现也颇有亮眼。据 FIA 数据,在农产品期货方面,中国内地商品交易所的品种占据了全球农产品合约前 10 的 9 席,与 2023 年同期持平;其中,大商所鸡蛋、生猪期货成交增幅分别为 168.7%、107.7%。在金属期货方面,中国内地商品交易所包揽了前 10,较 2023 年同期增加 2 席;在前 40 中占有 25 席,较 2023 年同期增加了 4 席。其中,广期所工业硅、碳酸锂期货和工业硅、碳酸锂期权分别位列第 8、第 20 和第 38、第 40。从增幅来看,上期所氧化铝期货、广期所工业硅期权、工业硅期货、郑商所锰硅期货分别以 2678.3%、608.7%、325.2% 和 205.7% 增幅位列增幅榜前第 1、第 2、第 3 和第 5。
据了解,自成立以来,广期所始终围绕服务绿色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 「一带一路」 倡议的特色定位,积极布局新能源金属板块品种,服务新能源转型发展,并于 2022 年 12 月 22 日、2023 年 7 月 21 日先后上市工业硅期货和期权、碳酸锂期货和期权,形成了新能源金属期货板块的雏形,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领域拓展到光伏、锂电等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相关行业,有力增强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广期所将持续加快丰富完善品种体系。围绕新能源产业链,深入太阳能发电、风能、锂电等储能细分领域,广期所将加快上市多晶硅、铂、钯、氢氧化锂等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聚焦绿色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推进碳排放权、电力等重大战略品种的研究,持续探索丰富风险管理工具箱,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更好地服务实体企业运用期货、管理风险,赋能绿色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