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讯

「全球唯 A 股飘红图」 刷屏后,人民币出现惊人一幕

地缘格局变迁叠加市场风向轮动,「美国例外论」 的光环正逐步褪色。全球资本市场正上演戏剧性转折:港股和欧股强势突围,美股和美元同步下跌。

昨日,全球资本市场深陷 「美国经济衰退」 漩涡之际,中国 A 股周二尾盘异军突起,深 V 反弹翻红。

这幕 「万绿丛中一点红」 的奇观,引发投资者争相截屏留念,定格标志性的市场时刻。

如今,「东升西落」 的叙事正穿透汇率市场,人民币资产重估逻辑迎来关键性突破。

「东升西落」 的风吹向人民币

周二,人民币出现惊人一幕:在岸、离岸人民币携手走强,双双刷新近四个月新高,距离 200 日移动均线仅一步之遥。

美元/离岸人民币周二下挫 366 点,跌幅达 0.5%,收报 7.2268 元,创 11 月 8 日以来最低收盘价。当前汇价与 200 日均线 7.2220 元仅余 48 点空间。

在岸市场方面,美元/人民币下跌 0.4% 至 7.2275 元,其 200 日均线支撑位下移至 7.2173 元。

彭博 Markets Live 评论指出,近期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市的联动性显著增强,交易员在汇率定价中更多参考股市表现。

图片

自 2 月底以来,人民币汇率与股市在日内波动中趋于同步,反映出资本项下资金流动及市场情绪共振对短期汇率的影响。分析指出,若中国资产重估逻辑延续,股市走强或进一步提振人民币。

此前,港股通南下资金放量通常被视为离岸人民币的利空因素,因境内投资者需卖出人民币兑换港元投资港股。

2 月时港股上涨与离岸人民币下跌的反向波动仍较明显,但当前这一关联性已趋弱,表明人民币资产与股市的同步交易规模可能占据主导。

图片

离岸人民币近期维持平稳走势,贬值压力明显缓解,市场对聚焦于 「东升西落」 等结构性主题。

国际资金流向变化亦为关键变量。近期美国经济担忧升温引发美股调整,资金短暂涌入日元、美债等避险资产。但若中国稳增长政策逐步显效,叠加人工智能等科技产业叙事强化并带动权重板块估值修复,中国股市有望吸引更多国际增量资金流入。

这一趋势或重塑人民币定价逻辑,使其与风险资产的联动更为紧密。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在周一发布的报告中建议,在 「特朗普交易退潮、中国资产重估」 的背景下,企业与个人应重新评估持有美元资产或进行外币理财的潜在收益。

外资唱多中国股票

「东升西落」 的叙事是从股市开始的。2025 年初 DeepDeek 横空出世,刺破了英伟达等美股高估值泡沫的同时,点燃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股的热情。国际财闻汇此前在 《卖美国买中国,阿里再点一把火》 中介绍过全球资本的迁徙路径。

今年 MSCI 中国指数 (MSCI China Index) 上涨超 20%,大幅跑赢标普 500 指数,成为全球表现较好的市场之一。引发华尔街开始重新为重估中国股票。

图片

高盛中国股市正迎来 「史上最强开局」

3 月 9 日,高盛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今年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强的开年表现,与此同时,美国股市近期出现疲软和动荡,这令越来越多海外投资机构开始考虑增持中国股票。

在中国政策支持强劲、科技不断突破的背景下,相信中国股票市场的涨势将比去年 9 月更为持久。

高盛已在多个场合 「点赞」 中国股市了。2 月 17 日,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称,DeepSeek 的横空出世引发市场对中国科技进步的乐观情绪,中国股市在近来强劲上涨之后还有望进一步走高。

2 月 23 日,高盛在题为 《是时候实施 「A 计划」 了》 的研报中指出,在估值优势和政策预期支撑下,A 股有望在未来三个月内迎来追赶反弹。

花旗:提升中国股票评级 下调美国股票评级

11 日,花旗全球宏观研究主管 Dirk Willer 团队最新报告引发市场关注,该行将中国股市评级上调至增持,同时下调美股至中性。

这是花旗自 2023 年 10 月超配美股以来首次转向,团队认为美国经济数据可能在未来数月持续弱于其他地区,而中国资产在估值和政策支持下仍具吸引力。

报告特别强调 DeepSeek 的 AI 技术突破和政府对科技行业的支持,认为这些因素尚未完全反映在估值中。

瑞银:外资正处于逐步加仓过程中

对于近期表现优异的港股市场,瑞银中国主管房东明表示,虽然存在盘整可能性,但从估值、流动性和机构持仓来看,港股仍有望跑赢全球市场。

他指出,过去一个月海外投资者参与中国股市的积极性明显提升,资金流主要来自新兴市场调仓,例如从印度、韩国转向港股。

房东明特别提到中国两会确立的经济目标务实性,以及 DeepSeek 在 AI 领域突破带来的产业链效应,将推动投资者增加对 A/H 股的关注。他认为 A 股年初走势平稳,后续增长动能更强。

Emmer Capital:资金流入亚洲的首选是中国互联网、消费股

Emmer Capital 首席执行官 Manishi Raychaudhuri 指出,资金回流亚洲过程中,中国互联网巨头和消费品牌仍是首选标的。他认为中国科技股正处于技术实力货币化的起点,其 AI 应用层的成本优势将形成核心竞争力。

尽管承认美国科技股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优势,Raychaudhuri 强调当前市场动能明显倾向中资科技企业。他特别关注港股市场,认为头部互联网企业的估值修复尚未完成。

买入!买入!买入!

除了各大外资行的普遍看好之外,外资也在用真金白银买入中国资产。

亿万富翁投资人戴维·泰珀 (David Tepper) 旗下对冲基金 Appaloosa LP 披露 13F 文件显示,2024 年第四季度该基金显著增持中概股及中国主题 ETF,中国资产在其投资组合中的敞口占比已达 37%,较三季度提升约 10 个百分点。

美国 「散户概念股之王」、游戏驿站 (GameStop)CEO 里安·柯恩 (Ryan Cohen) 对阿里巴巴的押注也再度加码。据 《华尔街日报》 报道,柯恩近期将其个人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增至 10 亿美元 (约 700 万股)。

行情火热之时,韩国投资者纷纷追逐股市上涨带来的收益,2 月买入的香港股票创三年来最高。

彭博汇编的存托数据显示,韩国投资者上个月净买入 1.89 亿美元港股。这种趋势一直持续进入 3 月,股票购买规模势将创下 2021 年初以来的两个月最大净买入。

图片

国内投资更是无惧港股调整,呈现越跌越买的趋势。

3 月 10 日,港股调整,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近 3%,南向资金依旧爆买,净流入 276.13 亿元,创历史单日最高净买入纪录。2025 年以来累计净流入 319 亿元,为去年同期的 5 倍,资金的疯狂涌入使得港股科技龙头股价格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不过,中金最新研报指出,港股定价长期取决于盈利前景,若盈利兑现,相关股票甚至将出现股价越涨、估值越低的情形。

整体而言,机构人士表示,从短期看,不排除部分前期涨幅较多的港股标的存在震荡回调的风险。中长期来看,中国科技资产重估逻辑未发生变化,依旧看好价值重估行情演绎。

从国际资本持续涌入中国科技龙头,到人民币汇率与股市的共振走强,市场正在用真金白银为"东升西落"的叙事投票。

推荐阅读

美国前财长警告:若特朗普兑现承诺 将引发数十年未见的 「通胀危机

admin

中欧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磋商即将达成一致?商务部回应:取得一定进展,磋商仍在进行

admin

「军老虎」 谷俊山|前事·后事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