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 日 1 时 53 分 39 秒
基金财讯

私募年内平均收益 11.94% 前 「公募一哥」 任泽松却栽了 核心产品净值仅剩 7 毛!

  8 月 21 日,A 股三大股指低开高走,午后强势拉升。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涨 1.04%,报 3766.21 点,续创近十年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市场一路走高之际,却有投资大佬 「踏空」。近日,大成基金一位买方基金经理因踏空牛市引发投资者热议。8 月 20 日,上海滩某私募大佬牛市踏空的消息也在私募圈传开。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查阅私募排排网数据发现,前 「公募一哥」 任泽松旗下产品在本轮牛市中意外 「踏空」,有产品截至 8 月 15 日的单位净值仅 0.7370 元,较成立时已缩水近 26%。

  前 「公募一哥」 牛市踏空?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集元资产任泽松管理的核心产品 「集元-祥瑞 1 号」,截至 8 月 15 日的单位净值为 0.7370 元。作为 2016 年 5 月成立的产品,净值不仅未增长,反而较初始状态明显缩水。

  需要一提的是,任泽松管理的其他私募产品业绩在私募排排网上未公开披露。2018 年年末,任泽松从中邮基金离职转投私募后,管理产品的风格便呈现出显著的 「大开大合」 特征。

  那么,任泽松管理产品的净值为何大起大落?

  2023 年一季度,A 股 ChatGPT 概念股热度飙升,任泽松迅速将持仓从新能源汽车板块切换至人工智能领域。彼时,他表示,「人工智能产业趋势正快速推进,这并非简单的主题炒作。」 而到了 2023 年 6 月,ChatGPT 概念股炒作退潮,任泽松旗下产品净值随之出现大幅回撤。即便如此,2023 年年末,任泽松仍在公司月报中坚持看好 AI 赛道,「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产业正突飞猛进,成为市场少数亮点,相关公司有望走出强结构性行情」。

  2024 年 1 月,受微盘股流动性危机影响,不少私募产品跌破清盘线。任泽松管理的 「集元-祥瑞 1 号」 也经历了极端波动:2023 年 12 月 29 日该产品单位净值为 0.936 元,到 2024 年 2 月 2 日便跌破 0.7 元传统清盘线,降至 0.648 元,区间净值回撤高达 24.65%。不过,随后 A 股迎来反弹,截至 2024 年 2 月 23 日,该产品净值回升至 0.936 元,收复此前失地。

  而进入 2025 年,产品业绩再度承压。2025 年初,随着 DeepSeek 等 AI 技术走红,人工智能行情再度席卷市场,算力、AI 应用等板块轮番上涨,大牛股层出不穷。一向重仓 AI 的任泽松却未能把握这波行情,「集元-祥瑞 1 号」 截至今年 8 月 15 日的单位净值仍停留在 0.7370 元,较 2016 年成立时缩水近 26%。

  作为曾被誉为继王亚伟之后的 「公募新一哥」,任泽松的投资生涯颇为辉煌。2012 年 12 月起,任泽松管理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混合基金,2013 年以 80.38% 的涨幅斩获主动偏股型基金年度冠军,任职总回报高达 221%。2018 年 「奔私」 之后,担任集元资产总经理、投资总监及实控人。据中基协备案信息,集元资产累计备案 28 只私募产品,当前在管基金 16 只,管理规模处于 0~5 亿元区间。

  今年以来近九成私募基金盈利,平均收益 11.94%

  与任泽松的低迷业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5 年以来私募基金整体表现亮眼。

  去年 「924」 被视为 A 股市场全面复苏的起点,尤其是今年以来,私募业绩持续向好。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底,有业绩记录的 11880 只私募证券产品年内平均收益达 11.94%,其中 10332 只实现正收益,占比 86.97%。

  从细分策略来看,股票策略表现尤为突出。受益于中小盘指数显著上涨,以及科技成长、资源周期双主线轮动发力,7760 只有业绩展示的股票策略产品年内平均收益达 14.50%,其中排名前 5% 的产品收益更是高达 42.44%,不少私募借此斩获丰厚收益。

  业内解析 「踏空」 的三大核心原因

  为何在牛市中会出现 「踏空」 现象?

  有业内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分析道,若管理人坚持重仓单一赛道的投资风格,在 2025 年热点分散且轮动迅速的牛市中,未能及时预判并切换至热门板块,就容易错失上涨机会。此外,2025 年牛市由政策、资金、预期等多因素共同推动,若持仓集中在前期弱势板块且未能及时调整,或因对市场趋势判断失误而保持低仓位,都可能导致踏空。

  「牛市踏空本质上反映了部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认知不足与战略定力欠缺。」 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则从更深层次解读道,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从 「散户市」 向 「机构市」「制度市」 转型,注册制改革、退市机制完善、监管趋严等制度变革推动定价机制成熟,若仍沿用过往周期经验,极易错过结构性行情主线。

  从国际视角看,全球资本加速配置中国核心资产,在地缘政治扰动与产业链重构背景下,盈利稳定、护城河深厚的龙头企业更受外资青睐。部分私募若仍沉迷题材博弈的短视操作,难以跟上外资配置节奏,自然容易踏空。

  从产业逻辑看,本轮牛市主线聚焦科技自主可控、高端制造升级、消费复苏三大方向,资金呈现 「弃旧抱新」 特征。若投资者缺乏产业趋势的深度研究与前瞻预判,仅依赖技术面或短期消息驱动,极易陷入被动踏空。此外,政策导向明确与机构话语权提升促使市场共识快速形成,认知滞后的投资者往往错失最佳入场时机。

  「牛市踏空是 『认知差』 与 『信心差』 的集中体现。」 陈兴文强调,投资者唯有建立对资本市场制度演进、产业变迁、资金逻辑的系统性认知,秉持长期视角,才能在复杂市场中稳健穿越周期,避免踏空重演。

  当前,注册制改革等举措推动资本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与 「反内卷」 政策、新质生产力形成三重国家战略支撑,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尽管过程中存在波折,但战略定力始终坚定。业内普遍认为,国民经济发展急需一轮大牛市,这不仅是资本市场繁荣的信号,更是推动消费、带动全行业复苏的关键力量。只有深刻理解资本市场长期战略规划,才能避免将当前牛市误判为短期现象。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私募年内平均收益 11.94%,前 「公募一哥」 任泽松却栽了,核心产品净值仅剩 7 毛!牛市踏空真相曝光)

(责任编辑:70)

推荐阅读

百度副总道歉如何惹怒全网?教科书级公关灾难

admin

应届生身份要调整?新手 buff 将何去何从?

admin

降薪裁员,我还能不能在金融行业找个班上了?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