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 日 20 时 59 分 14 秒
商业动态

抵制 3000 米跑的大学生,太矫情了吗?

最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生呼吁说 3000 米跑太折磨人了,建议取消。

这是一项在大一大二下学期开展的体育测试,今年刚实行,自 2023 级学生开始。

一般人会觉得,脆皮大学生跑点 3000 米正好有利于强身健体啊,也好意思抵制?

这算语气温和的。

有的网友来一句 「老子当年 5000 米当饭吃」,你们现在大学生太矫情了。

接着用各种打比方告知你不要逃避竞争,弱者才会缩起来。

嘲讽的情绪不断攀升,言辞也更加犀利。

最后开口闭口没用的东西。

在他们眼里,提出意见的人仅仅因为一项活动的不同意见,而需要被全面打倒。

你要是被推荐往年类似视频,更可能刷到这种恶评。

作为一个运动爱好者,我本想跟着吐槽一下,你体育不好那就去补短板,怎么还写小作文了?

直到我看到那份文件。

注意看,这是一张长表格,其中包括了男女生 3000 米跑。

男生满分 12 分 20 秒,及格 16 分 30 秒;

女生满分 15 分钟,及格 19 分 30 秒。

以平均配速来看。

大众选手 5 公里等级标准里,34 岁以下二级水平是 5 分 12 秒,很厉害了吧,但这帮出色的业余爱好者在中南财大考试里拿不到 65 分。

我们还可以比较两个数据。

一个是严肃跑者的速度,中南财大及格线的平均配速远超这个严肃跑者的水平。

一个是之前某大学 3000 米跑项目,及格线比中南财大的要慢 1 分 50 秒。

可见,这次平均配速的下限设的有点高了。

而为了达到这个不太普通的配速,学生可要更忙了。

问题在于,3000 米跑是大一大二下学期进行,这两年恰恰是学生们课程最紧张的时候。

有的专业一周五天,每天八节课,周末还要参加社团活动等,哪还有时间不脆皮呢?

如果说为了强身健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生平时也没有闲着。

据说每学期有 2 公里*45 次的校园跑打卡,这量也不算少的。

另外,这次的里程数也不见得对女生友好。

因为很多大学的校园跑里男女有别。

清华大学:男生 3000 米、女生 1500 米;

同济大学:男生 3000 米、女生 1500 米。

这考虑到男女两性在体能和爆发力上的差别。

当然体育办公室工作人员会说,新增的 3000 米跑不是必选项目,你也可以选择表格里的其他项目。

问题是立定跳远也不是善茬。

你就是跳到国家运动员级别了,在这里只能拿 65 分。

你总不能每次安排掐表记录的裁判是好哥们吧。

即时到这里也不是最利益相关的质疑。

学生还会问一个问题。

之前一份关于 2023 级本科生的体质健康测试通知里提醒,体测成绩和评奖评优挂钩。

当时的测试项目里没有现在新增的 3000 米跑。

当时的文件强调,你要申请一个助学金也得会长跑,甚至你要顺利毕业原则上也要跑得快。

虽然这次工作人员只是说,3000 米跑成绩并不会影响学生毕业。但他没有说影不影响评奖评优啊。

那整件事就更复杂了。

毕竟在学生们看来,不是自己不跑,而是跑步考核标准太严苛;

不是自己平时不跑,而是最终成绩可能算入绩点学分。

在毕业人数不断攀新高、好工作难找的当下,一次小小 3000 米长跑可能影响求职第一站,那谁不反应过激呢?

特别是,在已有男一千女八百的体能测试和 2 公里*45 次校园跑的基础上,再来一个特别严的 3000 米跑,为啥?

难道是学生时间多,或者老师审核时间多吗?

可能因为其他学校也干了。

一般来说,高校会把大一大二女生 800 米的合格成绩设置为 4 分 34 秒。

但一位女生很诧异,怎么她们学校的标准是 4 分 05 秒得跑完。

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她和室友只好摆烂,等着练好准备下一次补考。

这才哪到哪。

山东一位大学生也吐槽,他们学校女生 800 米四分钟刚刚及格。

当被质疑时,她拿图反驳这也不是骗人,因为有大一的评分标准。

知乎上之前有许多网友爆料,华中师范大学的 800 米跑及格成绩是 3 分 55 秒。

艰难跑到及格线的同学不是去厕所呕吐,就是感冒好几天才恢复过来。

但这依然不是极限。

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面对 3 分 50 秒及格线直接绝望,毕竟 80% 的人不及格,疑似影响保研和评优了。

速度求快也就算了,更离谱的是体测正在喧宾夺主。

比如有的学校规定,体测不到 80 分的不能评一等奖奖学金;

有的学校,体测没 80 分的,什么评奖评优都不能参加。

你也不能总往坏了想,也有意外收获。

另一边,你一旦体测成绩突出,就能让排名 15 位直接攀升到前 5 位。

那这真的在合理考核吗?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固然令人羡慕,但偏科才是常态,各方面皆优的人反而稀少。

更何况,过度放大体测作用是对绩点的本末倒置。

但吐槽往往无济于事,学生说了又不算。

还不如借梗自嘲:

「你这么认这个评分系统干什么,它会把人的付出给异化掉,懂吗?」

可能有人说了,谁让大学生体质太差了呢?

道理确实如此。

教育部一份调查显示,截至 2020 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小学生 6.5%,初中生 14.5%,高中生 11.8%,而大学生为 30%。

不看报告、看街头采访也是沉重。

随便找找大二男生,他们的引体向上成绩可能是零。

所以大学生需要运动锻炼来强身健体,这无可厚非。

但网友抵制的事也有先例。

华中科技大学体测中心数据表明,2012 年大一新生的体能测试通过率不容乐观,一些学院的大一新生体能测试的合格率不到 65%。

为此他们当时取消了运动会里的 3000 米项目。

这事算不上新鲜。

因为 2012 年很多学校都这么干了。

理由很简单,学生跑不完 3000 米,就是跑了测出来结果不好看,那还不如取消了呢。

当年很多人也意识到一个问题。

体质的评价标准纷繁多样,你不能拿一个长跑这么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人的身体状态。

你不能用 3000 米这种长跑去挤占其他运动时间。

本质上来说你不能既要又要。

中小学天天闷头学,不鼓励运动,到了大学一下子要求你成为大众精英级别。

很分裂啊。

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好不容易相对自由点的大学生,怎么可能放弃难得的闲适机会呢?

而且,如果学生脆皮就要跑步,那更焦皮的老师怎么不考核考核?

各种数据表明,高校教师的体质在变糟起来。

所以在你喊救救大学生前,更应该先下水救救教师们。

最后,有人习惯性把这些事当做服从性测试与形式主义的古怪杂糅。

我倒觉得高校本意是好的,问题在于决策者自己没去体验过,净拿学生当小白鼠。

有时候自己先试一试,试一试花不了几个钱。

不然 「王鹏 400 米只跑了 45 秒」 的笑话时不时会发生一下。

而这种笑话容易刻骨铭心。

推荐阅读

港股午后降温!彼岸做空资金亏了 69 亿美元,老股民感慨:牛市容易亏大钱

admin

首届沙特电竞世界杯 《英雄联盟》TES 2:0 送 Gen.G 回家

admin

为什么宁愿挨骂,车企也要开启功能付费订阅?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