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风云

固态电池产业催化密集 上游供应商或迎定点关键期

文章来源: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9 月 3 日讯 今日,固态电池板块集体走强。截至发稿,泰和科技、海博思创、亿纬锂能、派能科技、海目星、鹏辉能源、国轩高科的大幅上涨。

image

消息面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 2025 年 9 月 10-11 日在北京召开 《固态电池材料评测用模具电池装配方法》 等 10 项固态电池团体标准送审审查会及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硫化氢产气量评价方法》 等 5 项标准项目启动会。

与此同时,产业链多家公司都在近期密集传出进展:

8 月 29 日晚,国轩高科公告,在芜湖市建设芜湖国轩 20GWh 新能源电池基地,业内认为或包括部分准固态电池量产线。公司在 9 月 2 日披露的调研纪要显示,其首条全固态中试线已正式贯通,金石全固态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良品率达 90%,已正式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 2GWh 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8 月 28 日,先惠技术宣布与清陶能源进一步签署 《全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固态及半固态电池的工业化进程,全力打通固态电池 「实验室技术」 到 「市场化应用」 的关键链路。此前双方在固态电池核心工艺创新上已实现突破性进展,相关技术成果已成功落地中试应用。

8 月 27 日,华域汽车公告,公司拟以 2.06 亿元收购上汽集团持有的上海上汽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49% 股权。

半年报中,利元亨称,当前向头部车企供应的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已开始陆续交付;信宇人表示,成功试制了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样品,并完成首轮电化学测试,目前正进行卤化物电解质的结构及表征性能测试,尚未对外送样;厦钨新能透露,匹配氧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已实现供货,硫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方面与国内外下游头部企业在技术研发上保持密切交流合作。

值得留意的是,目前车端半固态电池已实现上车,8 月发布的名爵 MG4 搭载半固态电池,定价 10 万级,半固态电池进入主流价格带。

凭借着在安全性、能量密度等方面的优势,固态电池已经成为未来高性能电池重点的发展方向,在消费电池、新能源汽车、低空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可以看到,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政策端和产业端共同推进。

政策端已形成 「中央政策定调+地方试点推进」 的立体化支持体系,工信部提出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向固态化发展,2027 年前打造 3-5 家全球龙头企业。

下游布局来看,多家车企规划在 2025 年至 2030 年期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动力汽车,多家电池企业也在 2025 年规划了 2GW 以上的固态电池产能。

根据 GGII 和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 7GWh,考虑到技术优化普及需要的时间,根据预测 2027 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18GWh,2028 年达到 30GWh。

兴业证券指出,目前初代全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已定型,材料性能和设备接近量产要求,预计今年下半年进入固态电池设备和材料企业定点的关键期。国金证券预计,2027 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从市场发展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

落实到投资方向上,券商建议:

一是选择与液态锂电池相比较的增量环节或材料:建议选择与传统锂电池相比的增量环节或材料,如干法电极、高电压正极、界面涂层、硫化锂、新型正负极等方向。

二是进入下游头部供应链标的:关注已进入下游头部企业供应链的标的,包括设备端取得锂电头部企业的中试线订单,或给下游锂电企业送样且有下游企业正面反馈 (如试用硫化锂给予积极评价) 的材料企业。

三是审慎选择淘汰材料:审慎选择在固态锂电池时代可能不再使用的材料。

推荐阅读

兴银基金新掌舵人落定,华福董事长、金融业老兵黄德良上任

admin

美团深夜回应 「退款不到帐」 问题

admin

习近平在 「上海合作组织+」 会议上的讲话 (全文)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