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境篇
1、2025 年 IAA MOBILITY 是第三次在德国慕尼黑举办,前身就是有着超 120 年历史的全球五大车展之一的法兰克福车展。
2、本届车展的主题是:It』s all about mobility。目前中文翻译最贴切的莫过于 「『动』 悉一切」。
3、相比 2021 年的 「Mobility for a Better Life」(绿色出行让生活更美好)和 2023 年的 「Connecting to the Future」(连接未来),这次的主题显然不再聚焦于未来,而是着眼于当下。欧洲方面开始聚焦于技术与社会的无缝连接,以及从产品到服务的丝滑融合。
4、今年的慕尼黑车展不仅是一次车展,更是一场欧洲出行革命的预演。只不过欧洲的执行力么——如果基建和政策跟不上,主题也就是一句好听的口号。
5、今年的展览面积为 82000 平方米,占地面积不到去年北京车展和广州车展 (都是 22 万平米)的一半,不到今年粤港澳大湾区车展 (26 万平米)的三分之一,不到今年上海车展 (36 万平方米)的四分之一。
4、虽然慕尼黑车展如今的规模已不如当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但它依然是全球公认的全球移动出行盛会,和 CES、慕尼黑电子消费品展 (IFA)并驾齐驱。
5、在车展召开的同时,主展览场附近的 94 号高速公路也将开放自动驾驶实车的体验。
6、除了汽车,本次车展还在路德维希大街北段专设了一个特殊展区,里面有一个 4 公里的环形自行车测试轨道,专门等着自行车、电动助力车、滑板车等各种相关的微出行参展商,参观者可以在这一路段试驾各种微出行交通工具。
7、这次对微出行展商的要求不输给车企,专门设置了特别障碍赛道,包含了模拟真实路况的各种测试模块,如碎石路段、减速带和斜坡模块等。
8、今年共计 629 家企业参展。
9、其中,将近 68% 的参展商来自亚洲,中国共有 103 家参展企业,比 2023 年多了 30 家左右。
10、不过据了解由于欧洲的某些特殊原因,不少中国公司采用欧美地址登记,所以官方数据仅供参考,中国参展商实际数量只多不少,比如吉利和奇瑞派的就是海外代表团参赛。
中国车企篇
11、中国车企集体杀疯了!
12、据了解,今年参加慕尼黑车展的中国主机厂有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和深蓝、东风汽车旗下风行和柳汽、广汽旗下埃安、红旗汽车、比亚迪、小鹏、零跑、问界、北京 212 和领途汽车等。
13、吉利集团这次也去了,只是没用极氪、领克、银河等中国知名品牌 「参赛」,而是派出了沃尔沃和极星这两个欧洲纯血品牌。
14、对,极星还活着!活得相当有滋有味 (除了中国),今年上半年累计售出 3 万辆,同比增长 51%。
15、这次是极星 5 量产版全球首发,它采用全新模块化铝制平台,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账面参数是 650 kW、900N·m。
16、同样派出海外代表团的还有中国最大汽车出口商奇瑞。
17、采用的是全球品牌 Omoda 和 Jaecoo 双子星战略,首发车型是已经在其他发达国家获得认可的纯电 Omoda 5 和 Jaecoo 7 插混 SUV,以及一款外观类似路虎揽胜的紧凑型纯电 SUV Jaecoo 5 BEV。
18、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奇瑞汽车就会正式登陆德国市场,向这个传统汽车强国发起挑战。
19、据展位图显示,比亚迪、小鹏、零跑这三家中国车企的户外展区最大,可见这三家在欧洲布局和期望最高。
20、先说比亚迪,除了小试牛刀的海豚冲浪,比亚迪这次的另一大看点是 「Megawatt 级超级快充技术」。其实就是今年 3 月国内发布的 「兆瓦闪充」,全球量产最高充电电压 1000V,5 分钟补能 400 公里,该技术也已经率先搭载在汉 L、唐 L 车型。
21、迪子啊,你让那些还用 400V 架构的海外车企怎么活?!
22、也难怪现任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的大当家康林松不久之前大声疾呼,希望欧洲能学习中国的模式,放弃各种截止日期、各种禁令和各种技术封锁。
23、对了,目前比亚迪在欧洲的销量已超过特斯拉。
24、慕尼黑老熟人零跑汽车,这次首推全新紧凑型电动汽车 Lafa 5,是针对年轻市场的全球车,预计今年 11 月的广州车展上开启预售。它基于零跑 LEAP 3.5 模块化架构打造,车顶配备激光雷达,这在该级别车型中相当罕见,并支持 800V 高压快充。
25、另一款基于 LEAP 3.5 架构打造的 SUV B10,则会在车展首日正式在欧洲上市。此外,作为品牌的全球化战略车型,B10 已经提前运抵欧洲,售价 29900 欧元。
26、有意思的是,一些欧洲用户和媒体 (比如欧洲著名汽车类网站 moparinsiders.com)因为 Stellantis 和零跑之间极为密切的合作关系,将零跑误认为是 Stellantis 的 「第 15 个品牌」,即便 Stellantis 官网明确表示零跑是中国独立品牌。X 平台上依旧有许多欧洲人就是不相信。
27、同样是中国新势力和慕尼黑车展老人,小鹏汽车这次的首发阵容是全新 P7,它将在慕尼黑完成海外首秀。售价和国内一模一样,都是人民币 21.98 万起,看起来小鹏也想给欧洲车企上强度呢。
28、此外,X9、G6、G9 等车型也会一起登场。对了,小鹏还将带着自己的人形机器人 IRON 一同亮相。
29、是的,这次车展蔚小理只来了小鹏汽车,蔚来和理想都默默缺席了。
30、相比之前几位,广汽集团称得上是慕尼黑车展新秀。
31、这次广汽主打两款车,瞄准大众 ID.3 硬刚的 Aion UT 和紧凑型 SUV Aion V。前者的传动系统和电池比 ID.3 小,价格也会相应降低;后者的最大续航里程有望超过 600 公里。
32、据了解,Aion V 已获得欧盟认证,很可能是广汽旗下首款欧洲上市的车型。
33、此外,广汽还带去了 X-SOUL AI Panorama,就是今年 4 月国内发布的星灵 AI 全景图,覆盖 「天、人、家、车」 的智行新生态——除了智能电动车,还有飞行汽车 GOVY、轮足机器人 GoMove、以及 GoLife「绿色智能车居」 一体式解决方案等,展现中国车企在未来移动生态布局上的创新与野心,估计又会唬得老外一愣一愣的。
34、同样,首次出征慕尼黑的还有长安旗下深蓝品牌,在本次车展上将发布深 L06、S05 和 S07。
35、其中深蓝 L06 是全球首发。该车提供增程和纯电动两种动力,并搭载 3 纳米车规级座舱芯片,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36、深蓝 S05 和 S07 是欧洲首发,且 S05 很快将在欧洲正式上市。
37、同样是广汽旗下的新势力,背靠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个巨头的阿维塔选择 「勇敢牛牛猛冲高端」——全球首发品牌的首款概念车。
38、这款有着大型 GT 跑车外观的高度跨界新车,不仅是阿维塔此生以来的第一款搭载前后立标的旗舰车,也是它进一步强化 「全球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的关键一步。
39、根据规划,阿维塔将在 2025 年进入 50 个国家和地区,欧洲绝对是它最看重的核心市场。而这款概念车无论是设计语言、技术配置还是全球化战略,都是高端顶配级别的。
40、红旗则选择 EHS5 作为本次慕尼黑车展的主打车。它其实就是国内的天工 06,这也将是其海外首秀,也是红旗继 EH7、EHS7 之后,第三款进入欧洲的红旗新能源车型。
41、这次参展的中国车企,有一家很特别啊!就是领途汽车。
42、它不是一汽著名的解放领途品牌,恰巧同名而已。它是坐落在河北邢台的新势力,2021 年倒闭过,被山东第一民企魏桥集团注资救活。
43、目前,官网上就一款四门五座微型电动车:领途缤纷。
44、这次领途带来的是专门针对欧洲市场的新车,其外观无限接近 Smart fortwo 的 451 版本……一股熟悉的味道啊。
45、当然这次中国车企也带来了全新的燃油车型,就是 212 越野 T01 柴油版和长风版,展现中国越野车的全新硬实力。
46、212 T01 柴油版是品牌主打车型,首次搭载北汽福田提供的欧康 2.0T 柴油发动机,匹配采埃孚 8 速自动变速箱,最大功率 125kW、峰值扭矩 415N·m、最高车速 160 公里/小时,越野可靠性和公路平顺性兼而有之。
47、有一个事实已经板上钉钉:中国汽车出海到欧洲已经上来一个新台阶,已经不仅仅是贸易出口的初级阶段了——因为这次的慕尼黑车展,中国派出的不止是主机厂整车品牌,还有零部件的三电,汽车智能化软硬件等等统统都有。
48、通过本次车展,可以看出去年 10 月欧盟加征关税至今,对中国车企的影响既大又不大。
49、说大是因为中国车企都有专门的针对性策略,比如推出许多不触发关税的混动车型和内燃机车型,建立了本地销售合作伙伴关系,并开始不断将部分车型的生产转移到欧盟部分国家。
50、说不大是因为中国车企并未放慢欧洲的扩张脚步,看本次车展就知道了,一大批中国车企,或将带来自己的最新产品亮相,或专程带来海外或者欧洲特供车。
海外车企篇
51、一句话,大部分海外友商的水平和中国车企不在一个水平。
52、本届慕尼黑车展也全靠 BBA 这三大德国豪强为欧美列强挽尊。
53、宝马新世代 iX3、奔驰纯电 GLC SUV 和奥迪全新概念车 Concept C 等都采用全新的纯电动平台架构,也都支持 800V 高压快充平台。
54、首先是慕尼黑地头蛇宝马汽车。别的都没啥,最要紧的是首发上场的 iX3。它推出全新第六代全景 iDrive 视平线全景显示投影系统——采用超近距投影技术,在纳米涂层的挡风玻璃上形成近 40 英寸、4K 分辨率的投影画面,还能和实景彻底融合,对比度达 100000:1。车主即便佩戴偏光镜也能清晰看清导航、车辆状态等重要信息。
55、专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 iX3 中国版会在年内正式亮相。
56、奔驰全新纯电 GLC SUV 全球首秀,它基于全新 MB.EA 纯电动平台打造,是该架构的首款量产车型。轴距相比燃油版 GLC 加长 84 毫米。并额外提供 128L 前备厢储物空间。搭载 94 千瓦时电池,海外先期上市的 400 4MATIC 车型 WLTP 续航里程最高达 713 公里,后期上市车型更会达到 735 公里。
57、当然还不能少了 AMG GTXX 概念车,1360 马力纯电超跑,集成 F1 技术双电机+800 马力 V8 混动,零百加速小于 2.5 秒。
58、要特别提一句,就在上个月末 AMG GTXX 概念车来了一场纯电耐力赛,get 了 24 小时 5479 公里的恐怖成绩!比小米 YU7 多了起码 1500 公里。
59、而且,AMG GTXX 不是只跑了 24 小时,是连续跑了 7 天 13 时 24 分共 40075 公里——只比赤道周长少 1 公里,平均每天 5300 公里!这个平均数字和峰值 5479 公里也差不了多少,说明这辆车的发挥非常稳定。
60、雷军都忍不住惊呼:「太强了,这个成绩有点变态,祝贺奔驰!」
61、奥迪派出 Concept C 参战,是一款极为性冷淡的纯电双座跑车,设计灵感源自于 1936 年的 Auto Union Type C 和 2004 年第三代奥迪 A6 车型。别的不说,就内外饰这一点就足够吸引人。
62、除了奥迪,大众集团旗下还有许多新车,几乎都是全球首秀。比如新款保时捷 911 Turbo S、斯柯达 Vision O 概念车等,还有大众 ID.POLO 伪装车也在车展上做公开展示了。
63、当然最重要的是大众全新 T-ROC 探歌和大众 ID.Cross 概念车。
64、前者基于 MEB Evo 平台打造的轻混燃油车,当然后期会出 2.0 升 HEV 混动版本。最重要的是 2027 年还将推出搭载 EA888 发动机的 T-ROC R——大众铁粉狂喜吧!
65、大众 ID.Cross 概念车其实就是途铠纯电动版。新车基于 MEB Entry 平台打造,提供前驱和四驱两种选择,以及单电机或双电机版本。
66、海外新势力方面,特斯拉义不容辞地缺席了,它已连续缺席三届慕尼黑车展。
67、据了解,这次现代和起亚一起要展出起码 5 款新型电动车。其中最重要的是现代 IONIQ 3 概念车。有句港句韩国人的设计没话说,概念车超级美,不过有点 「笨蛋美人」 的属性。
68、因为 IONIQ 3 的一大卖点是全新设计的 SDV 软件——就是支持 iPhone 接管 IONIQ 3 仪表盘屏幕,用户能通过屏幕触控、物理按键或 Siri 助手管理汽车的收音机、空调等标准功能。
69、起亚则是有 EV2 概念车、EV4 和 EV5 和一款全新电动商用车 PV5。对了,现代和起亚目前主打的电气架构全部都是 400V 传统平台,包括现代 IONIQ 3 概念车和起亚 EV2 概念车。
70、就这?!哪能刚侬捏!
71、菲亚特、标致等不少欧洲常见传统老牌缺席了本届车展。
供应商篇
72、与整车企业不一样,这次的慕尼黑车展日韩供应商非常活跃。
73、韩国的三星、SK On、现代摩比斯、韩华和 LG,日本的 Denso、爱信精机、松下、日立等巨头,均面向智能化和电动化领域推出了自己的最新技术。他们都试图加速进入欧洲市场,并与同样大规模走至台前的中国供应商们展开正面交锋。
74、中国的产业链参展商更是不遑多让。
75、中创新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这四家电池巨头都参加了此次慕尼黑车展。这四大家都在欧洲建厂,或者正在规划中。
76、根据现有披露信息,宁德时代的欧洲布局产能目前已投产的有 34—44GWh,总产能规划有 174—224GWh;中创新航目前在建的葡萄牙锡尼什工厂设计产能为 15GWh;国轩高科在建的德国图林根州工厂设计产能为 14GWh/年;亿纬锂能的匈牙利基地正在规划中,预计是 30GWh/年大圆柱电池产能。
77、他们的建厂速度和技术手段,基本上欧洲电动车电池公司都干倒了,Britishvolt、AMTE Power、Northvolt 都难以为继纷纷 「自杀」,甚至国内其它知名电池制造商,比如蜂巢能源的欧洲基地也暂停了。
78、除了四大电池巨头,还有许多中国的零部件巨头,智驾、软件等相关科技公司,纷纷赶去欧洲抢生意,尤其是 L4 方面的业务。
79、仅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方面,亮相的就有轻舟智航、地平线、大疆、Momenta、速腾聚创、DeepRoute 元戎启行、MINIEYE 佑驾创新等诸多国内知名供应商。
80、软件电子方面,思必驰、kika、奥尼电子、车联天下、德赛西威、新远景、汇顶科技、光庭、路畅科技等,也蜂拥前往慕尼黑寻找商机。
总结
81、相比 2023 年的第二届车展,今年已经热闹太多。上次除了中国和德国车企,现场只有法国的雷诺等少数几家整车厂,日系、美系、韩系品牌几乎都缺席了。
82、今年,不少车企纷纷回归慕尼黑车展。即便自己的技术和中国车企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他们还是决定同场竞技,取长补短。可见欧洲乃至全球汽车的电动化转型,正在从过去的由政策推动,走向由市场推动的关键拐点。
83、与此同时,也代表着全球车企开始正式进入电动车型产品力的直面竞争阶段。
84、尤其是在欧洲。日前汽车制造商协会表示,7 月当地新车注册量同比增长 5.9%,达到 109 万辆,这是 2024 年 4 月以来的最大一次涨幅。
85、该协会将这一增长归功于纯电动车和混动车型的热销,其中,纯电车型的销量同比增幅超过 34%。
86、当然,中国车企也功不可没——因为中国市场过于内卷,美国市场贸易壁垒太硬,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的欧洲,虽然对中国品牌加征关税但也极度依赖中国品牌,因此也顺势成为了如今中国车企海外增量的新战场。
87、正如梅赛德斯-奔驰 CEO 康林松所说,中国汽车产业带来的 「达尔文式」 竞争,正在席卷全球。
88、中国车企正在 「重仓慕尼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ID:autocarweekly),作者:Ded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