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 9 月 13 日电 (记者王悦阳)时隔两年,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再次启动实施。
12 日,《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2025—2026 年)》 对外发布。就在上周,《电子信息制造业 2025—2026 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发布。记者了解到,其他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也将陆续推出。
今年是 「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周年。在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的推出备受市场关注。
为什么此时推出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
2023 年,我国推出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彼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 3.8%,在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的三重压力下,稳增长的重点就是要稳住工业基本盘,保持合理的增速支撑经济大盘。
与那时相比,当前工业经济处在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我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4%,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速稳步提升。
但在向好的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有所增加,部分产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还遇到不少困难,工业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内生动力、产业基础发生变化。
当此之际,稳增长,要推动重点行业保持合理增速、发挥稳定经济大盘作用,更要注重效益改善、结构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新一轮稳增长行动着力提升优质供给能力,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十大重点行业有哪些?为什么是这十个行业?
这两轮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都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这十大行业,这些是稳定工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关键力量。
「块头」 大。这些行业合计规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七成左右,重点行业稳,工业和经济基本盘就会稳。
带动性强。重点行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以 「一链」 带 「百链」,对整个产业体系有明显支撑作用。
比如,电子信息制造业关联光伏、锂电池等行业,其健康发展将托举终端应用场景的持续创新;电力装备行业的技术突破将驱动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工业互联等多领域的协同升级与模式创新。
向新力足。这十大行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从有色金属、钢铁到汽车、电子,既有上游材料,又有下游场景,为新技术、新模式提供了广阔试验场和应用空间。
本轮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的政策发力点在哪儿?
方案从供需两端发力,激发创新活力。
在供给侧,方案提出加强技术创新改造、加强质量品牌标准建设、推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等举措。
记者注意到,人工智能在已发布的两份文件中均被置于重要位置。
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政策引导 「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人工智能驱动从芯片、算法到智能终端的全产业链创新;在电力装备行业,通过 「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加快 「5G+工业互联网」 典型场景在电力装备领域应用。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钟新龙说:「这些方案突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产业的引领,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数智化改造不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更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生命力,为新兴产业开辟无限增长空间。」
在需求侧,方案围绕促进传统领域消费升级、拓展新消费场景、加快新业态新模式推广应用、引导企业有序 「走出去」 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目前出台的两份稳增长方案不约而同地强调了重大工程的引领作用:「加力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积极稳妥推动重大水电建设」。
这充分说明,发挥好重大工程对投资的撬动、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对重点行业稳中提质至关重要。
企业如何抓住机遇获得发展红利?
梳理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就可以发现,其中既有着眼于行业转型大方向的目标举措,还对产业链每个环节给出 「量体裁衣」 方案。
一方面,政策明确传递出拒绝非理性竞争的信号。例如,电子信息制造业强调 「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电力装备行业提出 「引导低端产品更新改造」,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必须从 「拼价格」 转向 「拼技术、拼质量、拼品牌」,主动布局高附加值产品。
另一方面,方案指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具体清单:「研发高性能轻量级扩展现实 (XR) 等新型终端设备」「继续在新能源、智能电网装备等领域支持遴选一批关键核心产品创新项目」……文件指导企业找到发展着力点。
与此同时,文件对于企业的扶持着墨具体:「落实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加快电力装备领域首台 (套) 试验验证平台建设」「鼓励中小企业专注细分领域差异化发展」「发挥国有企业大用户作用,鼓励采购电力装备领域创新产品」……
从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到培育专精特新 「小巨人」,从资金支持到牵头设立研发平台,从提供中试服务到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促消费,文件中的真招实策,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随着各行业稳增长方案陆续落地,这些行业发展潜力有望不断释放。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