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10 月 9 日讯 (编辑 黄君芝)对人工智能技术 (AI) 经济前景的疑虑挥之不去,正开始引起从专家到行业大佬、再到金融机构的注意,它们纷纷对人工智能投资泡沫发出了警告。
牛津经济研究院 (Oxford Economics) 首席经济学家 Adam Slater 最新表示:「泡沫显然从来都不是很容易识别的,但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前形势下,有一些潜在的泡沫症状。」
根据他的说法,这些症状包括科技股价格快速上涨,科技股目前占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 40% 左右,市场估值似乎 「超出」 了它们的价值,以及 「人们对 AI 技术普遍极度乐观,尽管这项技术最终可能产生的结果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Slater 补充称,对人工智能产品的成果最乐观的预测是经济的转型,这将导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重建以来从未见过的年度生产率增长。
麻省理工学院 (MIT) 的经济学家 Daron Acemoglu 则预测,未来 10 年美国生产率的增长 「意义重大,但幅度不大」,仅为 0.7%。
Slater 说:「这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可能性。没有人真正知道它会在哪里着陆。」
AI 公司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推销 「人工智能代理」 的变革潜力,这种代理可以超越聊天机器人的能力,能够访问一个人的电脑,并代表他们进行编码和其他工作任务。但随着最初的炒作消退,投资者们渐渐开始冷静、开始质疑回报问题。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 (Forrester Research)Sudha Maheshwari 表示,希望购买这些人工智能工具的企业,正在仔细研究他们的投资是否获得了足够的回报。
她在最新报告中写道:「每个泡沫都不可避免地会破裂,到 2026 年,人工智能将失去光泽,脱下皇冠,戴上安全帽。」
行业大佬怎么说?
科技巨头的老板们似乎对一系列 「泡沫警告」 不以为然。例如,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表示,目前的人工智能热潮是一个工业泡沫,而不是金融或银行业泡沫,即使泡沫破裂,也会对社会有益。
「那些工业工厂还没有那么糟糕。这甚至可能是件好事,因为当尘埃落定,你会看到谁是赢家,社会会从这些发明中受益,」 他说。
他将其与上世纪 90 年代的生物技术泡沫进行了比较,当时出现了新的救命药物。但贝佐斯也补充说,尽管人工智能带来的兴奋吸引了大量资金来资助新的商业理念,但这也影响了投资者的判断。
「每家公司都得到了投资,不管是好主意还是坏主意。在这种兴奋之中,投资者很难区分好主意和坏主意。」 他说。
上个月,OpenAI 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 (Sam Altman)则预测,人们将 「做出一些愚蠢的资本配置」,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短期波动将会出现。
但他补充说,「在我们必须规划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相信这项技术将推动前所未有的新一波经济增长」,同时带来科学突破、生活质量的提高和 「表达创造力的新方式」。
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周三的访谈中则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模型从回答简单问题发展至复杂推理,算力需求出现了大幅增长。
「人工智能已经足够智能,人人都想使用它,我们现在正同时经历两个指数级增长阶段...... 市场对 Blackwell 的需求确实非常、非常高,我认为我们正处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起点。」 他说。
金融机构
英国央行官员周三指出,AI 热潮推高的科技股价格可能 「破裂」 的风险越来越大。该行称,「市场大幅调整的风险增加了。」
虽然英国央行没有透露任何具体公司的名字,但其表示,「从一些指标来看,股市估值似乎过高,尤其是专注于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
报告称,股市估值 「可与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的峰值相媲美」,随后泡沫破灭并导致经济衰退。随着科技股在基准股指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如果对人工智能影响的预期变得不那么乐观,股市 「尤其容易受到影响」。
该行还概述了所谓的下行风险,包括可能减缓人工智能进展的电力、数据或芯片短缺,或可能减少对目前世界各地正在建设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需求的技术变革。
在英国央行发布报告数小时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也发出了类似的警告。她表示,受 「对人工智能提高生产率潜力的乐观情绪」 的推动,全球股价一直在飙升。
但她警告说,金融状况可能会 「突然转变」。格奥尔基耶娃指出,目前的股票估值 「正朝着我们在 25 年前看好互联网时看到的水平迈进。如果出现大幅回调,金融环境收紧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