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档电影市场的寒意扑面而来,冷得足以让电影人打颤。
国庆+中秋的 8 天假期的加持,截至 10 月 8 日下午 16 点,电影市场大盘报收 18.03 亿元票房,相较去年同档收入下滑 14%!
去年国庆档是 7 天的假期,21.05 亿元相较前年已经是大幅度下滑,现在 「喜提」 两连跌。娱乐资本论翻阅十余年来的国庆档票房榜,刨除疫情影响的 2022 年,今年的成绩仅高于 2016 年,国庆档电影市场倒退回到 10 年前。
人们过日子越来越习惯于捂紧钱袋子,娱乐消费支出早已退居次席。假期出游、回家探亲等活动已然占据了人们大部分开支,看电影成为一个不再重要的选项。北京的影迷徐先生对娱乐资本论说道:「往年国庆档只会选 1~2 部电影看,今年孩子就想出门旅游,我等着节后再选择观看。」
北京一家影院的刘经理对国庆档的市场表现较为失望,他对娱乐资本论表示:「今年国庆档就热闹了前三天,后面五天的客流量在逐日下滑。档期票房收入暂时解决了温饱,接下来还要指望贺岁档。」 据他透露,他工作的影院在国庆档收入票房约 40 万元,和去年同档相比,收入锐减 20%。国庆档之后,进入电影市场传统的淡季,影院经营的压力极大。
国庆档历来都是一年中的档期之重,2021 年还曾出现过 43 亿元档期第二高峰。此后,国庆档为何总走下坡路?档期上新 9 部电影,其中不乏 《志愿军:浴血和平》《刺杀小说家 2》 这样的高成本电影,为何 《731》 能够突出新片重围?新片扎堆,为何还是没能阻止票房下滑的颓势?
无爆款,难破圈,电影乏人问津?
今年国庆档电影两大现象值得瞩目:其一,无票房爆款电影,档期冠军 《志愿军:浴血和平》 票房收入 4.4 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档冠军 《志愿军:存亡之战》8.05 亿元的成绩,差距明显。其二,节前影片 《731》「闯入」,它在 9 月 18 日上映,仍然在国庆档收入 3.4 亿元,夺得票房亚军,这是十余年来未曾有过的情况。
娱乐资本论在节前发表的文章 《国庆档预测:等一个救市的 「爆款」》 就提到过:「国庆档票房达到 25 亿高位需要一部破 10 亿 『爆款』 电影支撑。」 国庆档爆款电影的缺席,是票房大盘滑落的主要原因。
《志愿军:浴血和平》 作为系列最终章,成功卫冕档期冠军,但为何票房不及前作?
刘经理分析:「《志愿军:浴血和平》 的质量没问题,但是这个题材近几年有 《长津湖》 系列的巨大成功,2021 年国庆档票房成绩那么高,就是因为有 《长津湖》 的超常发挥,单片在档期收入 32 亿元,算是预支了观众对这个题材的热情。现在 《志愿军》 又是三部曲,对观众的吸引力难免会下降。」
娱乐资本论纵观国庆档电影,无法破圈的 「魔咒」 几乎笼罩在每部新片的头上。微博指数显示,关键词 「国庆档电影」 在 9 月下旬的宣传密集期达到过热议峰值,档期第一天又攀登上一个热议小高峰,之后就处于低位运行状态。
猫眼专业版 APP 显示,国庆档电影的抖音热度榜,《志愿军:浴血和平》《刺杀小说家 2》 的热度分在上映前夕达到 1 亿的峰值,看似不低。可是对比来看,《731》 在映前的热度分已经高达 3.3 亿!
图一:微博指数;图二、图三:抖音热度榜
电影市场专家温特就此数据,向娱乐资本论解读道:「今年国庆档电影定档普遍较晚,《志愿军:浴血和平》《风林火山》《震耳欲聋》《毕正明的证明》 都是在 9 月才陆续宣布定档,没有充分的宣传时间,普通观众接收不到这样短期且密集的新片讯息。《731》 正好是在 9 月下旬开始市场发力,且掀起极高的热议关注度,分散了观众对国庆档的注意力。」
《731》 在国庆档的票房成功,让人始料不及。档期开始之前,《731》 的累计票房已达 15 亿元,没想到还有长尾效应。刘经理回忆道:「我在国庆节当天就给 《731》 排了下午的两场,结果上座率极高,第二天我就给 《731》 增加到五场,其它上座率不高的新片减少排场。」《731》 进入国庆档之后,每天票房稳居前三的位置,顺势成为档期主力。
温特就城市的票房分布进行分析道:「《731》 在国庆档的票房,每天都是四线城市产出最多,二线和三线次之,一线城市产出最少。这大概率是由于国庆节期间,一线城市的观众返回家乡,人们利用节假日和亲友来补看这部热议度极高电影。」
娱乐资本论联系到安徽省阜阳市一家影院的汪经理,他告诉娱乐资本论:「《731》 国庆节期间的观众,多是家庭观众,父母带着孩子,青年夫妻带着父母。《731》 的上座率比国庆档大部分新片要高。」
娱乐资本论翻阅了国庆档影片的整体上座率,《731》 高达 13.2%,《志愿军:浴血和平》 为 10%,《刺杀小说家 2》 是 9.4%。档期新片唯一能超越 《731》 上座率的是 《震耳欲聋》,后者的上座率为 13.7%。
《刺杀小说家 2》 此前也被看好是档期头部电影之一,它在档期中收入票房 2.9 亿,名列第三。《刺杀小说家 2》 的困局在于难以超越前作,异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穿越之旅在第一部中得到尽情展现,第二部仍然沿用穿越的设定,观众的新奇感减少,在竞争激烈的国庆档,很容易被其它更具吸引力的影片分流观众。
《震耳欲聋》 是今年国庆档唯一黑马电影,影片选择在 10 月 4 日公映,避开了档期首日新片扎堆的高峰期。影片由当红明星檀健次担任主演,映前预售阶段票房突破 4000 万元,档期票房收入达 1.7 亿元。
《震耳欲聋》 属于中型成本,故事讲述一名律师为受骗的聋哑人群体发声。影片的宣传和发行采取 「保守型」 打法,定档较晚、上映日期错峰、以点映口碑助力宣传。《震耳欲聋》 豆瓣开分 7.6,好口碑让它在国庆档腰部电影领域突出重围。公允地说,《震耳欲聋》 只是国庆档的 「小爆款」,无法改变市场大格局。
娱乐资本论在预测文章中就给爆款电影下过定义:「要实现全民级的出圈,这就需要影片的价值观满足各类型观众的多元需求。」 爆款电影的诞生与否,关系到一个档期的成败。
档期两大短板,市场频现难题
今年国庆档涌入 10 部新片,头部电影表现不佳,固然会影响总票房的高低走势。但是,腰部电影的表现也不能忽视,它们也是总票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就不得不提国庆档新片的两块短板和一个遗憾。
第一块短板:犯罪大片玩抽象。《风林火山》 从拍摄到上映,历经 8 年之久,在影迷群体久闻其名。影片主演:金城武、刘青云、梁家辉、古天乐、高圆圆、杜德伟,堪称星光熠熠。这部耗资巨大的犯罪片本该是票房主力,但档期收入 7086 万元的成绩,等于是一颗票房哑弹。
《风林火山》 的主题是扫毒,警匪双方为此展开激战。电影的硬伤在于时空背景混乱,开场字幕写 1994 年,但片中人人用智能触屏手机;片中的天气背景迷乱,中国香港的环境,片中从头至尾都在下雪!不明所以的背景,观众难以入戏。
导演麦浚龙是在用王家卫的文艺手法在拍一部犯罪大片,每个角色都有深厚复杂的来历,每条故事线都不按常理发展,譬如上一幕还其乐融融的杀手团伙,仅仅为了两个不同的任务,转头就生死相搏。影片极具质感的摄影、布景,以及火爆异常的枪战场面,都无法彻底唤起观众的热情,语焉不详的故事内容,更是把观众看得云里雾里,难逃票房失利的结局。
AI 制图 by 娱乐资本论
第二块短板:动画电影双折翼。今年是动画电影大年,《哪吒之魔童闹海》《浪浪山小妖怪》 的成功历历在目。国庆档上映的 《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 被寄予厚望,前者聚焦历史著名的 「官渡之战」,曹操、袁绍等风云人物的对决;后者是驰名已久的动漫 IP,猪猪侠诞生已有 20 年,培养了几代儿童观众。
两部作品都有不错的市场前景,可惜,结果是双双折翼。《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国庆档收入 7374 万元,猫眼专业版 APP 预测影片最终票房会达到 9597 万元。这对于一部场面宏大、制作繁复的动画电影而言,属于不及格的票房成绩。
影片较大的争议点在于将曹操塑造得过于正派,消解了他的 「奸雄」 形象。譬如曹操为了维护汉室统治,率领孤军硬刚董卓大军,这种以卵击石的莽撞行为,实在不像曹操所为。此外,影片从曹操和袁绍的少年时代说起,故事节奏跳跃,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节未展开叙述。诸多原因汇集,从而造成影片票房失利。
《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 档期收入票房 4833 万元,这个 IP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面向幼儿观众。《一只老猪的逆袭》 作为 IP 诞生 20 周年的纪念之作,虽然在情怀致敬、喜剧元素等方面下了工夫,但影片的动画制作精良程度不及 《熊出没》《喜羊羊》,内容创作缺乏情感共鸣,导致始终未能突破固有的粉丝圈层,票房难有更大作为。
一个遗憾:被片名耽误的口碑佳作。王安宇、张天爱领衔主演的电影 《毕正明的证明》,豆瓣开分 7.6,一度是今年国庆档电影的最高评分。影片属于犯罪动作片,情节环环相扣,动作场面激烈生猛,是一部能带来惊喜观感的影片。
但是,《毕正明的证明》 这个片名读起来拗口。这导致影片在市场中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国庆档第一天的排片占比为 8.9%,收入 860 万元。不过,影片凭借好口碑发酵,连续 5 日实现票房逆跌,国庆档收入已超 5000 万元。娱乐资本论认为,如果是 「狭路相逢」、「铁路干线剿匪记」 这样直给且带有类型属性的片名,影片的票房表现会更加出彩。
后国庆档前瞻,年度 500 亿很难实现?
国庆档缓缓落下帷幕,随之而来的是每年的影市淡季,直至 11 月底的贺岁档开启,才能迎来新的市场热度。
淡季来临,国产新片会谨慎入场,这对于国庆档影片而言是一个机会。刘经理说道:「往年春节档、国庆档之后的临近周末,还会有一波观众的客流量。因为有的观众出门旅游、回家探亲,假期之后回北京,正好可以在周末补看档期大片。」
娱乐资本论查阅了猫眼 APP 的档期日历,10 月中下旬的国产新片以中小成本影片为主,譬如 《火种》(主演富大龙、姜武)、《小山河》(主演陈昊宇)、《下一个台风》(主演张子枫)等。进口新片虽有 《创:战神》《一战再战》 等大制作上映,但数量有限,此时的市场空间还很宽阔。
《志愿军:浴血和平》《刺杀小说家 2》《浪浪人生》《震耳欲聋》 等影片还未完全释放市场能量,在节后可以抓住回城这一波潜在观众群体,继续在宣发环节发力,争取到进一步的票房增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国庆档影片上映之后,即使面对不太理想的票房成绩,也没有影片选择撤档,这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可贵。近年来,电影上映后再撤档已经司空见惯,譬如 《我们一起摇太阳》《蛟龙行动》 都选择过撤档、改档再映,《蛟龙行动》 还重新剪辑制作了一个 「特别版」,但最终结果都不理想。
电影属于难以 「二次曝光」 的影像作品,第一次上映之后,影片的口碑就已经火速发散,要想彻底改变影片市场命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电影上映之后坚持到底,就是最佳选项。
截至 10 月 8 日,今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累计为 437 亿元,去年同期的内地票房为 368 亿元,今年大幅领先。业内普遍观众今年总票房能否重回 500 亿的高点?
温特认为难度很高,他对娱乐资本论说道:「国庆档收入还不到 20 亿,后续只剩下一个贺岁档,要完成 60 亿元+的票房产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贺岁档新片还不明朗,目前只有 《狂野时代》《疯狂动物城 2》 等几部片定档,需要更多大片提振市场。」
电影市场经历了一个并不算热闹的国庆档,观众抛弃影院和电影了吗?
并没有,《731》 以 18 亿元的票房表明市场仍然拥有巨大的潜力。观众对电影的选择显然更加严谨,第一波观众在购票平台和打分平台的口碑、朋友圈的评价、首日票房的表现,都成为了观影选择的重要标准。
电影必须要有更新的视角、更强的情感共鸣、更大的视听震撼,才能实现更高的票房目标。这就要求电影人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打破固有的创作理念,才有可能打造出让观众感到眼前一亮的作品,这是一个摆在所有电影人面前的艰难课题。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刘经理、汪经理是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作者:崔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