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C
Changsha
2025 年 10 月 14 日 13 时 46 分 05 秒
基金财讯

53 只翻倍基扎堆科技医药 关税再扰动市场怎么走?

文章来源:天天财经

  今年以来,A 股 「赛道市」 特征越发鲜明,AI、创新药、北交所等热点板块轮番登台,权益类基金业绩迎来高光时刻。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 10 日,有 53 只基金年内业绩翻倍,其中 43 只为主动权益产品,科技、医药主题基金强势领跑;但另一边,消费、银行等传统板块基金仍陷亏损,市场分化堪称 「冰火两重天」。

  正当投资者热议 「赚钱效应」 能否延续时,市场再遇中美关税冲突升级的外部变量。10 月 13 日,A 股三大指数均下跌。

  分析普遍认为,此次冲击的背景与影响路径与 4 月存在明显差异。市场表现也大相径庭,相较于上次 「关税风暴」 时单日暴跌 7%,上证指数此次仅微跌 0.19%。但不可否认的是,卷土重来的关税威胁为市场蒙上了一层新的不确定性。这场由科技和医药主导的盛宴,是否即将迎来 「菜单」 更换的时刻?

  科技医药成 「翻倍主力」

  A 股市场 「赚钱效应」 今年以来持续升温。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 10 日,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均上涨超过 33%,表现超过同期万得股票指数型基金指数 28.64% 的涨幅。

  从业绩头部阵营来看,有 53 只基金 (A/C 份额分开计算,下同) 年初至今的累计涨幅超 100%。其中,主动权益产品 (包括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 在结构性行情中的优势再度凸显,「翻倍基金」 数量达到 43 只,占比超过八成。

  就行业分布而言,科技类和医药主题基金成为最大赢家。科技赛道中,永赢科技智选 A 以年内 187.86% 的业绩表现居首,中欧数字经济A、恒越优势精选等产品同期收益率超过 120%;医药板块同样涌现多只翻倍产品,如中银港股通医药 A、永赢医药创新智选 A 等。

  相比之下,指数型基金在本轮行情中仅贡献 2 只 「翻倍基」,分别为港股通医药以及通信主题方向产品。年内业绩最高的是 4 月成立的华夏中证 5G 通信主题 ETF 联接 D,达到 120.64%;另一只翻倍基则是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同期回报为 102.34%。

  值得关注的是,QDII 混合型基金成为另一大亮点,8 只翻倍基大多也精准 「踩中」 了医药风口,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 A/C 今年以来的回报超过 152.9%。此外,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美元、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人民币、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 ETF 以及工银新经济美元产品亦跻身翻倍行列。

  不过,在市场轮动加速的背景下,并非所有行业 「雨露均沾」。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 10 日,超过 96% 的权益产品年内回报为正,跌幅超过 10% 的仍有 20 只,如广发价值优势、天治量化核心精选 A 等,它们大多重仓的是消费、银行、公共事业等板块。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今年市场并非 「普涨市」,而是 「赛道市」。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为例,截至 10 月 13 日,有色金属、通信等行业年内涨幅超过 50%,煤炭、食品饮料等板块跌幅超 3%。

  这种分化也反映在投资者情绪中:部分投资者因收益超预期而 「赚到害怕」,也有投资者盼着 「回本兑现」,还有人因踏空 AI、医药等主线而懊恼,更有不少人调侃 「在传统板块里躲牛市」。

  「这种 『局部牛市』 下,能精准聚焦高景气赛道的基金自然能 『吃肉』。」 一名券商资管人士认为,在震荡分化、轮动加快的市场中,主动权益基金的优势缘于其深度研究和灵活调仓的能力,而被动投资的核心是 「复制市场」,单边上涨行情中能快速兑现市场收益。

  面对市场走高带来的 「踏空焦虑」 与 「盈利浮躁」,他也提醒,短暂的盈利容易让人忘记仓位管理,甚至高位加仓。建议投资者结合市场环境变化和对基金产品的认知,优先关注策略成熟、团队稳定、风控严谨的 「常青树」 型产品,在业绩表现与稳定性之间寻找平衡点。

  会否重演 4 月 「关税风暴」?

  近期,中美关税冲突再度升级。10 月 10 日,美方宣布将对中方加征 100% 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13 日,A 股三大指数开盘受压,随后震荡回升,上证指数尾盘一度接近平盘。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 0.19%,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 0.93%、1.11%。

  而相似的场景曾在 4 月上演。当时 「关税风暴」 冲击全球市场,4 月 7 日,A 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上证指数单日暴跌 7%,超 3200 只个股跌幅超 10%。同样是关税冲突意外升级、市场短期调整,这两次情况有什么不同?

  某华南投研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4 月初 『对等关税』 来袭市场毫无心理准备,而当前市场经历多次美国总统特朗普 『关税威胁』 后已有所免疫;此外,再加征 100% 关税已经超过中美之间合理贸易往来的正常税率,更多为特朗普施压贸易谈判让步的 『噱头』,实际落地可能性很小。」

  「中美之间最终将能够达成协议,而非上一次快速升级的情况,4 月之前双方尚没有通畅的沟通途径,而过去几个月双方进行了多轮会谈,在部分领域已经形成共识。」 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人士补充道,尽管如此,由于不到最后时刻投资者对此分歧会始终存在,市场可能经历一个短暂的震荡。

  「上周末影响发酵后,短期对国内权益市场或有所拖累,但幅度上可能会弱于 4 月时的情形。证监会也及时约谈各大机构,对冲了避险情绪。」 金鹰基金权益研究部策略研究员金达莱告诉第一财经。

  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内策略首席分析师李求索团队也认为,基于目前信息初步判断,本轮事件对 A 股的冲击预计将弱于 4 月初:一方面,当时市场计入了剧烈、快速调整预期;另一方面,中国当时就展现出快速、有效的应对,有望降低投资者对后续类似冲击的担忧。

  受访人士还多数认为,短期市场或有震荡,但主线难改。

  「不同于 4 月,当前价值风格存在业绩偏弱的短板,国内政策亦不会因我国在中美间存在主动性而急于增量对冲,因此市场风格上更多或是再平衡,即科技和价值风格可能会有间歇性的轮动上涨。」 基于此,金达莱认为,科技仍是中长期值得关注的主线,但短期需要聚焦有业绩的品种。

  金达莱进一步认为,中期来看,在经济基本面保持平稳、美联储降息周期的背景下,权益市场的增量资金仍可有积极预期。同时,在她看来,短期由于中美关系变动再现,对市场影响更多体现在风险偏好上,对我国贸易出口打击或有限。

  「策略上建议等待短期市场风险充分释放后加仓;结构上短期内红利、消费板块好于科技成长板块,中长期则科技、成长板块仍占优。」 前述华南投研人士表示,A 股中期上行趋势有望延续,建议继续围绕科技板块把握结构性机会,可关注泛 AI、创新药等产业趋势明确的方向,逢回调适时布局。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53 只翻倍基扎堆科技医药,关税再扰动市场怎么走?)

(责任编辑: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