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5 日 22 时 37 分 41 秒
商业动态

为什么简装版 Model Y 只能降 5000 美元?

特斯拉新推出的简装 Model Y 正在价格上遭受争议。

10 月 7 日,为了应对美国税收抵免政策到期,特斯拉在北美同步推出了 Model Y 标准版与 Model 3 标准版。两款车型的起售价分别为 39990 美元 (约合人民币 28.9 万元)和 36990 美元 (约合人民币 26.8 万元),比此前版本分别便宜了约 5000 美元 (约合人民币 3.5 万元)和 5500 美元 (约合人民币 3.9 万元)

然而,这场降价并没有带来预想中的热烈反响。原因在于,这笔 「优惠」 其实是建立在明显减配的基础之上。尤其是 Model Y 标准版,从外观到座舱,再到辅助驾驶功能,几乎所有配置的调整都指向一个目标:尽可能压缩成本。

在诸多改动中,有三项引发最大争议。首先,Model Y 标准版移除了两侧大灯之间的贯穿式灯条,并调整了前保险杠的造型,使得其与其它版本外观差异明显。一些消费者表示,这会让别人一眼认出自己买的是 「毛胚版」,有被区别对待的感觉。其次,Autopilot 中的自动转向功能被取消,而这在许多经济型电动车上已属标配。最后,特斯拉并未直接换装金属车顶,而是在原有全景天窗下方加装内衬和隔音材料,这意味着如果用户想保留原本的全景天窗,还得额外花钱拆除新增的部件。

虽然价格下调了 5000 美元,但并不足以抵消税收政策到期的影响。据媒体测算,选择新款标准版车型的消费者,实际支出反而比政策到期前购买老款还要高出近 5000 美元。

韦德布什证券公司分析师丹·艾夫斯就认为:「我对这些车只比下一级车型便宜约 5000 美元感到失望。」 不少海外网友在 Reddit 社区中也表达了不满,「与其他车型相比,这款车失去了这么多功能,绝对不值得」、「即使售价 3.5 万美元,它在同类产品中也没有太大竞争力」。资本市场也给出了反应:新车发布当天,特斯拉美股收跌 4.45%,市值蒸发约 650 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 4630 亿元)

特斯拉一直是价格战的熟手。自 2023 年以来,特斯拉在全球多次大幅降价,甚至点燃了中国车市至今仍在持续的降价潮。2017 年至 2022 年间,特斯拉电动车的平均售价几乎腰斩。深谙用户价格敏感度的特斯拉如今 「不够诚意」 的做法,投射出来的是其成本压缩已进入瓶颈。

财报显示,特斯拉今年二季度净利润下滑 16% 至 11.72 亿美元,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 18% 降至 17.2%。在一季度,特斯拉的净利润更是暴跌 71%。

一轮轮降价政策不断挤压利润空间,而市面上常用的降本手段特斯拉早已用到极致,包括但不限于研发集中式整车电子电气架构,降低整车开发成本;抛弃超声波雷达,改用纯视觉方案,节省硬件成本;使用一体化压铸技术节省制造成本;整合供应链、不投放广告节省宣传费用……以至于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去年三季度财报会上直言:「降本 20% 的难度比设计汽车和制造工厂还要困难。」

在降本武器库里,备受重视的 4680 电池,却迟迟未能兑现承诺。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单一成本项,通常占整车成本的 30%~50%。特斯拉早在 2020 年就发布了 4680 电池,目标是通过全新制造流程将成本降低 50%。

按照原计划,4680 电池应在 2021 年实现量产,全球规划产能达 60 亿颗。但到 2024 年,实际产量仅 1 亿颗。

据媒体去年报道,4680 电池的研发一直面临困难,特斯拉在试生产中损失了 70% 至 80% 的阴极,而传统电池制造商因制造缺陷损失的组件不到 2%,该公司还一直在尝试扩大干涂版 4680 电池的生产,但一直无法提高电池的生产速度。这个被寄予厚望的项目,不仅未能短期支持降本,反而持续消耗研发经费。

外部供应电池的成本相对而言还在升高。特斯拉今年 4 月警告称,关税将对其能源业务产生巨大影响,因为其对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具有依赖性。特斯拉首席财务官瓦伊巴夫·塔内贾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虽然公司计划在美国本土生产磷酸铁锂电池,但目前其正在调试的设备只能满足其位于加州拉斯罗普的 Megapack 工厂总装机容量的一小部分。为了减少对中国电池的依赖,今年夏天有多方消息称特斯拉同意从韩国电池制造商 LG 能源购买价值 43 亿美元的美国制造电池,用于缓解储能业务的压力。

这样做虽然减少了关税风险,但是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和中国电池相比,其它供应商的电池在价格上仍然不具优势。据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截至 2024 年底中国电池组平均价格最低,为 94 美元/千瓦时,美国和欧洲的电池组价格分别高出其 31% 和 48%。另一方面,引用多家供应商必然会导致单一供应商的订单量减少,从而影响特斯拉的议价能力。

电池成本的增长只是关税对特斯拉影响的一部分。特朗普政府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加征 10% 关税,使特斯拉单车成本增加约 1200 美元,Model S 和 Model X 的单车成本更是飙升 3000 美元以上。Cybercab 和 Semi 的量产计划也因此受阻。特斯拉原本打算从中国运输零部件至美国,但随着关税上调,计划不得不放缓。虽然部分供应链正逐步恢复,但被打乱的节奏与延误带来的损失仍难以弥补。

降本手段已经捉襟见肘,让成本增加的大山还一直压在特斯拉身上。在二季度电话会上,特斯拉 CFO 瓦伊巴夫·塔尼亚称:「按季度计算,关税成本增加了约 3 亿美元,其中大约三分之二影响汽车业务,较少部分影响能源业务。然而,考虑到开票和销售的滞后性,全部影响将在后续季度显现,因此短期内成本将会上升。虽然我们正在尽力消除这些影响,但在关税方面我们处于一个不可预测的环境中。」

钱挣得少了,花钱的地方还多着,这也是特斯拉在下调价格时变得 「吝啬」 的原因。特斯拉二季度的营收同比减少 12%,但在财报内容中明确提到:「在保持资产负债水平表现稳健强劲的同时,特斯拉将继续在资本支出和研发上进行高价值投资。」

马斯克已公开宣告他将重心转向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业务,而现有的汽车业务似乎已经成为这两个新业务的奶牛。一些华尔街分析师认为,特斯拉的汽车业务价值不到每股 100 美元,仅为其约 300 美元股价的三分之一。

不论是加长版的 Model Y L,还是减配再减配的 Model Y 标准版,都是旧瓶装新酒,难以看出车型换代的诚意。而特斯拉过去五年唯一一款新车型,还是外形受争议、销量惨淡的 Cybertruck。

一些网友在讨论 Model Y 标准版时也回想起了减配版 Cybertruck。全轮驱动版 Cybertruck 起售价 8 万美元,在减配后便宜了 1 万美元,但特斯拉同时砍掉了一台电机、主动空气悬架、电动后斗盖和电源接口等关键配置。该版本的命运是由于性价比过低,少有人订购,上市不足 5 个月后,特斯拉便将其停产。

如今,特斯拉再次复制了类似逻辑。虽然在北美已经发布,该版本是否会引入中国市场、以及何时引入,特斯拉中国团队还没有公开回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厂 (ID:wonder-capsule),作者:翟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