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动态

金价历史性暴跌不等于牛市终结!以史为鉴:接下来何去何从?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10 月 23 日讯 (编辑 卞纯)周三,国际金价延续跌势,此前一天,金价创下了逾 10 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但历史表明,金价在暴跌之后,更有可能会迎来小幅上涨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不断攀升,过去数周,涨势尤为猛烈。本周一,金价再度创下历史新高,因投资者在经济不确定性、通胀风险和不断升温的贸易紧张局势中寻求避险。

然而,本周二,市场情绪突然逆转,国际金价遭遇了历史性的跌幅。当天,现货黄金价格盘中跌幅一度达到 6.3%,这一跌幅创下了自 2013 年 4 月以来的最大单日下跌纪录,最终收跌 5.3%,至每盎司 4123.85 美元。而纽约商品交易所 12 月黄金期货当天收于每盎司 4109.10 美元,下跌 5.7%,同样创下 12 年来最大的单日跌幅。

周三,国际金价延续跌势,一度逼近每盎司 4000 美元关口。

班诺克本资本市场 (Bannockburn Capital Markets) 首席市场策略师兼董事总经理钱德勒 (Marc Chandler) 指出,周二的大跌是由于 「黄金短线投机者」——即出于 「害怕错过」 心态而买入黄金的投资者—— 被迫平仓,而基金经理为锁定收益纷纷抛售。

StoneX 市场分析师 Fawad Razaqzada 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此次回调引发了一个问题:金价是否已经触顶,还是只是在经历一场早该出现的回调。「我想时间会给出答案,」 他表示。

但回顾历史上的黄金暴跌——单日跌幅达 5% 甚至更大的情况——可以发现,此类下跌或许并不会产生持久影响。

道琼斯市场数据公司 (Dow Jones Market Data) 对最活跃的黄金期货进行的分析显示,自 2006 年 5 月 24 日以来,黄金期货在经历 5% 或更大的单日跌幅后,一个月内平均涨幅约为 1.82%

其中,金价在 2006 年 6 月 13 日下跌 7.3% 后,创下了最大的月度涨幅,为 15.46%;而在 2006 年 5 月 24 日下跌 5.4% 后,创下了最大的月度跌幅,为 7.76%。

分析师仍看涨

Money Metals Exchange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Stefan Gleason 表示:「不应指望黄金和白银价格会直线上涨。」 他指出,像本周这样的调整是 「健康和有益的」,「牛市生于忧虑之墙」。

在金价回调之际,投资者开始质疑黄金在今年市场上最流行的交易之一——货币贬值交易——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一交易策略基于这样一种观点:美元将趋于贬值,促使投资者将黄金作为替代资产。

班诺克本资本市场的钱德勒表示,目前来看,「货币贬值交易」 的逻辑正逐渐站不住脚。他指出,货币贬值交易忽略的关键一点是,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美元都被高估。鉴于此,美元回归公允价值,「那其实不算贬值」。

但 Money Metals 的 Gleason 表示,「贬值交易理论仍然完好」,「仅仅因为在一轮强劲而持续的反弹中出现大幅回调就断言美元贬值交易已经失效是愚蠢的。」

尽管金价大幅回调,但分析师仍不改坚定看涨的态度。

高盛在最新研报中维持黄金 2026 年底达到每盎司 4900 美元的预测。该行表示,由于市场对黄金作为战略投资组合多元化工具的兴趣日益增长,我们仍然认为到 2026 年底,金价突破 4900 美元预测目标的风险正在上升。

盛宝银行 (Saxo Bank) 大宗商品策略主管 Ole Hansen 日前表示,黄金和白银价格正在经历迟来的回调,但两者在投资组合中仍处于持仓不足的状态,金价上涨背后的结构性驱动因素仍然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