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10 月 31 日讯 (记者 李洁)百强房企今年 「银十」 的销售业绩, 呈现出环比微增、同比大幅回落的形势。
克而瑞数据显示,2025 年 10 月,全国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 2530 亿元,环比增长 0.1%,同比下降 41.9%。
业内人士认为,环比增长乏力,反映出当前市场仍处于低位盘整阶段;同比降幅显著扩大,则与去年同期的高基数密切相关。
「去年 9.26 新政后,在 『一揽子』 政策推动下,房地产市场预期及购房者信心有所恢复,去年 10 月核心城市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受去年高基数影响,导致今年 10 月销售同比降幅扩大。」 中指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告诉记者。
从企业个体表现来看,环比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部分企业的业绩回升。
2025 年 10 月,百强房企中有 48 家单月业绩环比增长,其中 20 家企业环比增幅超 30%,包括万科、华发股份、越秀地产、绿地控股、中建壹品、中国中铁和中建智地等;在 TOP10 房企中,有 6 家销售操盘金额实现环比增长。
不过,拉长时间维度,百强房企累计业绩依旧承压。
据中指院统计,2025 年 1-10 月,TOP100 房企销售总额为 28967.1 亿元,同比下降 16.3%;权益销售额为 20176.6 亿元,权益销售面积为 10352 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各销售阵营的企业数量发生明显变化。销售额 1000 亿元以上阵营企业有 7 家,与去年同期持平;第二阵营 (500-1000 亿元) 阵营 7 家,较去年同期减少 2 家;第三阵营 (300-500 亿) 企业 6 家,较去年同期减少 3 家;第四阵营 (100-300 亿) 企业 42 家,较去年同期减少 6 家。
具体排名上,头部房企格局相对稳定。前 10 个月,保利发展以 2227 亿元销售额稳居行业第一,绿城中国、中海地产紧随其后,销售额分别为 2011 亿元和 1891 亿元,华润置地、招商蛇口以 1696 亿元、1560 亿元位列第四、第五。
行业第六至第十名分别为万科、建发、金茂、越秀和滨江,其销售额分别为 1146.6 亿元、1065 亿元、926.8 亿元、921 亿元以及 863 亿元。
为提振市场,2025 年 10 月政策端持续发力,供给端与需求端协同优化。供给端针对 「好房子」 建设落地优化政策,如成都发文对建筑设计规划、计容规则等进行规范;深圳发文稳妥推进 《住宅项目规范》 实施,报批建筑高度超 80 米的住宅项目需征求消防救援部门意见;广州、昆明、海口等地发布 「好房子」 技术规范。在需求端,合肥、南京、成都、广西等地从提高贷款额度、优化 「商转公」、优化灵活就业缴存等方向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
刘水表示,按市场表现,10 月在核心城市优质项目入市及房企促销力度继续加大情况下,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小幅回升,但同比在高基数影响下,降幅明显扩大。
对于后续市场走势,克而瑞分析师认为,11 月新房成交绝对量预计会延续低位波动,基于去年 11 月基数较高,成交单月同比降幅和累计同比降幅仍将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京沪深杭蓉等核心一二线城市短期内市场热度转降,下行压力依旧较大,市场热度变化与新盘供应量和质密切相关;武汉、南京、苏州、合肥等延续弱复苏走势,购房信心逐步修复。还有部分城市诸如南宁、福州、常州等弱二三线城市,预期整体去化率仍处于 2 成以下低位徘徊。」 克而瑞分析师称。
「短期来看,随着年末房企进入业绩冲刺阶段,重点城市供应或有所改善,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当前形势下,渐进式政策放松难以打破当前房地产市场负向循环,需要中央多措并举、系统发力,推动市场止跌回稳。」 刘水认为。
值得关注的是,10 月 28 日发布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纳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的重点板块。《建议》 强调 「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意味着项目开发公司制、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销售制度改革等仍是 「十五五」 时期的政策重点。
「未来围绕规范资金监管、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完善与现房销售配套的融资政策 (包括居民端和企业端) 有望进一步落地,从而更好保障项目建设、交付,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 浙商证券分析师杨凡指出,这些举措的最终目标是吸取 「保交楼」 教训,设立更合理的融资制度。
此外,《建议》 在促进消费部分明确提出 「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为住房消费释放潜力提供了政策方向。
中指院分析师认为,当前住房消费领域仍存在不合理限制,「十五五」 时期核心城市购房限制性政策仍有优化空间,整体或延续渐进式推进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