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财讯

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大扩容!三季度新增 34 位 AI 算力成集体重仓方向

文章来源:天天财经

  【导读】 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阵营扩容:三季度新增 34 位,AI 算力成集体重仓方向

  2025 年三季度,A 股市场表现强势,带动主动权益基金赚钱效应凸显,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阵营迎来 「大扩容」。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该群体总数突破 100 位,环比增长超 50%。新晋者中不乏规模增速超 10 倍的 「黑马」,也有经历牛熊的投资 「老将」。头部公募仍是主力阵地,中小公募公司也有基金经理突围成功。AI 算力股成为新晋百亿基金经理的集体重仓方向。

  业内人士认为,百亿基金经理管理规模稳定性受市场行情走势、基金经理的持续盈利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未来这一群体有望继续壮大。

  三季度新增 34 位

  「百亿级」 阵营总数达 109 位

  基金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有 109 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超过 100 亿元,较二季度末新增 34 位 (包括新晋和重回),环比增幅达 51.5%。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中,10 位基金经理所管理规模增长超过 100%。如永赢基金的任桀,其三季度末管理规模达到 128.78 亿元,环比增长超 10 倍;德邦基金陆阳、中航基金韩浩三季度管理规模增长分别达到 8.13 倍和 7.72 倍。

  受益于三季度强劲的市场表现,据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93 位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在三季度实现规模增长,其中 32 位管理规模增幅在 10% 以内,41 位管理规模增幅在 10%~49%,9 位管理规模增幅在 50%~99%。

  对此,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表示,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增长,一方面是权益市场行情火热,申购的投资者增加;另一方面,基金净值上涨带来规模增长。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分析,今年百亿基金经理相较于 2024 年明显增加,但与 2022 年初的高点仍有差距。

  盈米东方金匠投顾团队认为,百亿基金经理增多,反映出居民财富通过机构入市以及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的趋势在加强,同时也是资管行业 「马太效应」 的表现。更多风格的基金经理成为百亿基金经理,表明主动权益赛道的多样化正在加强。

  同泰基金副总经理刘坚指出,「长钱长投的力量正在加强,上证指数创 10 年新高,良好的赚钱效应下,基金新发和持营在逐步改善,带来权益基金规模的提升。」

  头部公募主导

  中小公募现 「突围者」

  从百亿基金经理的公司分布看,仍集中在大型公募机构。中欧基金和广发基金百亿基金经理数量最多,各有 10 位;易方达基金紧随其后,有 9 位;兴证全球基金和富国基金各有 6 位,嘉实基金和汇添富基金各有 5 位。这 7 家基金公司合计拥有 51 位百亿基金经理,占比超一半。

  不仅如此,三季度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也有不少来自头部机构,其中,富国基金增加最多,有范妍、曹晋、宁君、孙权 4 位;中欧基金、易方达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各有 3 位。此外,一批来自中小公募的基金经理入围 「百亿俱乐部」,比如德邦基金陆阳、中航基金韩浩等。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表示,基金行业 「强者恒强」 趋势明显,中小基金公司应对高强度竞争时或处于劣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基金管理人没有突围的可能。

  刘坚认为,过去几年,行业 「马太效应」 未出现明显加剧,在一些细分领域,中小公司仍有机会有所表现。

  「中小基金公司可以通过特色化、差异化、定制化的发展路径寻求突围:一方面,借助股东的产业资源,深耕细分赛道,或利用 AI 等技术赋能投研,提升决策效率;另一方面,在宽基 ETF 之外聚焦指数增强、行业赛道等细分产品线,或通过业绩打造锐度产品。」 一位业内人士说。

  既有 「老将」 也有 「新锐」

  AI 算力股被集体重仓

  从 34 位新晋 「百亿俱乐部」 的基金经理前十大重仓股来看,新易盛中际旭创工业富联等三季度热门 AI 算力股被至少 10 位基金经理共同持有。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数据显示,2025 年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增持最多的 3 只股票为中际旭创新易盛工业富联。也就是说,AI 相关的科技股不仅受到百亿基金经理的青睐,也是公募主动权益投资共同的选择。

  在上海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看来,多位百亿基金经理重仓 AI 算力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 AI 赛道的高度关注和共识。集中持仓意味着市场对 AI 行业未来发展预期较为乐观。当然,持仓相对集中也是潜在风险,如果行业出现较大调整,可能发生资金 「踩踏」,导致基金业绩受到冲击。风险与机遇并存,风格切换过程中,基金经理需要及时调整仓位,捕捉新的行情。

  盈米东方金匠投顾团队认为,AI 算力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升级,相关企业可能迎来业绩的快速增长,为基金带来丰厚回报。

  不过,集体重仓 AI,可能导致交易拥挤度提升,增加波动风险,从而导致业绩分化,还需要警惕估值过高透支未来预期。此外,若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相关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受到影响,也会对基金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从投资年限看,34 位三季度规模突破百亿元的基金经理中,既有赵磊、谢长雁这类新晋提拔与老基金经理共管的新生代基金经理、任桀这种基金经理年限仅 1 年左右的年内公募基金冠军,也有何帅、陈颖、吴兴武、曹晋等基金经理年限超过 10 年的老将。

  「『老将』 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市场阅历,对市场的周期变化有深刻的理解,在投资决策上更注重风险控制和资产配置的均衡性。『新锐』 基金经理对新兴行业和市场热点更为敏感,更愿意尝试新的投资策略和标的,投资风格可能更具进攻性,但也可能伴随着相对较大的波动。」 上述上海基金公司人士谈道。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强调,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与个人风格有关,与年纪并无直接关系。「不论是 『老将』 还是 『新锐』,押注单一风格,可能在市场走势极致时获取高额收益,但也可能在未来面临更大波动。」

  未来阵营或继续扩大

  展望未来,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若行情持续回暖,百亿级基金经理人数还将增加。

  刘坚表示,本轮行情属于一场长牛慢牛的启动期。随着更多居民财富的流入,百亿基金经理阵营将持续扩容。从概率上说,专注科技成长赛道的基金经理规模实现突破的概率较高,也更符合本轮行情的定位。但均衡配置、业绩稳健增长的基金经理也有机会,尤其是在以保险机构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入市脚步加快之后。

  「宏观经济形势、市场政策变化、行业发展趋势、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等因素都将影响规模的稳定性。如果经济形势向好,市场持续上涨,规模有望保持增长;如果市场出现调整或行业热点切换,规模可能出现波动。」 一位投资人士表示。

  另一位业内人士认为需要辩证看待。一方面,有扎实业绩支撑、配置相对均衡、具有经历完整市场牛熊经验的管理人,在守住规模和业绩方面可能更有心得;另一方面,单一赛道型的百亿基金经理,其持续性可能面临挑战,因为这种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单一行情热点的推动。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表示,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只有持续深耕,才能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保持业绩和规模增长,持续得到市场的认可。

  「百亿基金经理」 是否可以作为投资者选择产品的标准?

  对此,盈米东方金匠投顾团队建议,投资者应先确定自己的投资目标,是短期投机还是长期投资,以及能够承受的风险水平。不仅要看基金经理的短期业绩,更要考察其长期业绩表现以及业绩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查看基金的历史净值、最大回撤、夏普比率等指标来评估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此外,投资者可以搭配 「老将+新锐」 组合,或在均衡型与赛道型产品之间做一个互补,避免集中持有同一基金经理管理或相似策略的产品。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大扩容!)

(责任编辑: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