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在 8 月 22 日刚刚踏上 3800 之后依旧马不停蹄,8 月 25 日放量至 3 万亿元,继续上攻 3900 点。但是本周似乎上攻乏力,今日上证指数冲高回落收跌 1.76%,痛感明显,A 股后市还有潜力么?回调了要不要加仓?
01
目前 A 股走到什么位置?
3900 点在 A 股中是一个比较小众的数字,毕竟上一次沪指在 3900 还是 2015 年 8 月,正好是 10 年前。这个很少触达的点位可能天然地让你产生 「高了」 的心理暗示。那么,市场真的高了么?
1. 先看指数点位
虽然上证指数已经越过上一轮行情高点,但实际上,A 股、港股的绝大多数宽基指数都距离前期高点仍有较大空间。这里其中也有分化,比如偏中小盘的中证 500、中证 1000,距离前期高点都比较近,大概是 10% 左右的差距。而偏大盘的如上证 50、沪深 300,偏成长的创业板、科创 50、恒生科技,距离前高都尚有较长的路要走。
所以从指数点位的角度看,既然上证指数能收复前高,中证全指距离前高的位置接近,那么其他风格与板块的指数也仍然很有潜力,进一步修复与前高的差距。
(数据来源:Wind,2020.01.01-2025.08.25,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不作为指数推荐)
2. 再看股债性价比
我们常常用股债性价比对市场顶部与底部进行模糊判断,比如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 月的底部,2021 年 1 月的顶部,2024 年 9 月的底部,股债性价比都很好地发挥了判断大趋势的作用。目前来说,中证全指的股债性价比为 2.88%(这个数值越低表示指数越可能接近阶段顶部),目前处于过去 10 年 47.96% 这个偏中间的位置,没有呈现极值的状态,行情很可能还没有走完。

(数据来源:Wind,2015.08.25-2025.08.25,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不作为指数推荐)
02
后续市场还有潜力么?四组数据回答你!
1. 资金:股市可能已经变成了新的 「资金蓄水池」
两个数据对照着看:7 月居民存款减少了 1.11 万亿元,而非银存款累计多增 4.69 万亿元。居民存款我们都懂,储蓄嘛,储蓄多是风险偏好趋于保守的表现;非银存款简单理解就是证券、理财、基金等不是银行的金融机构存放在银行的存款。这部分钱变多,就表示储户们没那么保守了,开始愿意把钱投入到股市、基金中了。目前居民的活期+定期存款大概超 160 万亿元,这笔钱中,如果仅仅是 1% 能持续涌入股市,都是巨大的增量资金。
2. 情绪:热度扩散的时间并不算长
过往行情都伴随成交额明显放大并维持高位。本轮是从 7 月 22 日突破 1.9 万亿 (彼时沪指是 3581 点),再到 8 月 13 日突破 2 万亿 (3683 点)。事实上,本轮加速上涨就是始自 8 月 13 日,当日两市成交额突破两万亿元,至今共计 9 个交易日;而 8 月 25 日,市场热情进一步扩张,两市成交额踏上 3 万亿元台阶。当赚钱效应开始积累,并逐渐向未入市的散户扩张,热度可能还会再维持一段时间。
3. 涨幅:距离 「普涨」 仍有一定距离
从去年 「924」 行情启动至今,还没有哪个申万一级行业的涨幅突破 100%,目前涨幅最高的分别是通信、综合、电子、计算机,涨幅基本都在 90% 的水平附近。而从年内看,涨幅超过 50% 的行业只有 1 个,在 20% 至 50% 的行业有 12 个,低于 20% 的行业有 18 个,所以行情的分布非常不平均,距离所谓的普涨行情还有一定距离。
4. 估值:当前 A 股整体估值并未明显泡沫化
以万得全 A 为例,当前 PE 为 22.20,而 2021 年 2 月高点是 24.47,2015 年 6 月高点更是达到 31.79,都有一定空间。所以指数与估值还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对应位置,指数并没有出现 「德不配位」 的泡沫化。
03
手中的基金如何操作?
当前对于基金的操作,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心态。勇敢且乐观的人,仍然选择 「让收益飞一会儿」,谨慎见好就收的人,则分批止盈,「边打边撤」。这些都没有错,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我们按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心态大致分出了当下 5 种投资者,具体说说每一种的如何操作手中基金。
①盈利较高且仍然勇敢的投资者,可以考虑继续持有
今年盈利较高的产品,很大可能是投资在风口之上的科技、创新药、有色金属等板块的基金。目前来看,这些板块的投资逻辑与基本面仍未发生明显变化,所以不妨继续持有。毕竟,在当前这个位置很难准确判断市场何时调整,但是较高的盈利就给了我们充足的信心继续与市场前行。
②盈利较高又怕盈利回吐的投资者,可以考虑部分止盈,两种止盈法介绍给大家
· 赎回本金法:假如本次投资的成本是 10 万,目前盈利 30%(赚了 3 万),那就赎回 10 万的本金+1 万盈利的相应份额,剩下的 2 万盈利的部分仍在市场里继续跑。这样既保住了本金+大部分盈利,在市场里也仍留有份额,后市行情仍能继续参与。
· 高位回撤法:假如本次投资的成本是 10 万,目前盈利 30%(赚了 3 万),指数可能仍然慢慢上涨,你仍然耐心持有。当指数逐渐涨到盈利 35%(3.5 万),但是突然回调了 3%(盈利只剩下 32%,3.2 万),那么此时你就赎回,相比现在草草赎回,仍然多赚了 2%(0.2 万)。(数据为简单计算,仅作示意)
③刚刚解套、即将解套的投资者,不要轻易赎回
买基金不是单单为了回本。就如同我们上面所分析,后市可能仍然机会,而能回本的基金,说明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较强。在市场并未出现明显过高的信号时就匆匆赎回,很可能错过后面的机会。目前的市场就像是一条河,你的基金就是其中的一条小船,刚到半截你就让船回港,而河水并未枯竭,你也就错失了后面的旅程。
更有意义的是,在这样来之不易的行情中,扳正 「回本就赎」 的交易习惯,也非常有利于之后的投资。被套与解套在之后的投资之路上一定还会出现,如果总是在为解套而奔忙,倒在收益之门前,即便机会再多,恐怕都难以赚到钱。克服这种心态,才可能提升未来的收益水平。
④等待解套的投资者,可考虑以整体账户视角看待浮亏
补仓固然需要,但如果某只基金深套,不如换个思路:这只基金就先扔在这里,静待轮动,因为近期市场上涨但仍然深套的基金,很可能是本轮仍然没有上涨的行业,比如白酒、煤炭等。考虑到近期市场热点并不在它们,并且有其他更有弹性的行业,不如将准备补仓到旧基金的钱,投向更有上涨潜力板块的新基金,以新基金的盈利覆盖旧基金的亏损,从而完成整体账户的解套。
⑤轻仓踏空的投资者,可以关注仍在低位、有补涨逻辑的品种
先用低波动的产品稳住底仓,再逐渐建仓权益类基金。如果判断机会较好可考虑增加首次投入的金额;相对谨慎的情况下,可考虑分批投入,以分摊风险。
不妨考虑一 「哑铃策略」 两端下注,一端配置进攻类资产、搏收益弹性;另一端守防御类资产、应对不确定性风险。(文章来源:华夏基金)
(原标题:回调了,要不要加仓?当前 A 股走到什么位置了?)
(责任编辑: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