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动态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9 月 8 日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 9 月 8 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稳增长扩内需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性将继续增强

央行国债买卖操作自今年 1 月起暂停以来,近期市场对于重启买卖操作的预期正逐步升温。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作组日前召开第二次组长会议,就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央行国债买卖操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专家表示,上述情况可能意味着今年年底前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的概率在增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将更好地进行协调配合,在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稳定金融市场运行等方面更加积极,助力经济回升向好。

•‍8 月末我国外储规模环比上升

国家外汇管理局 9 月 7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8 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 33222 亿美元,较 7 月末上升 299 亿美元,升幅为 0.91%。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25 年 8 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技术筑基+绿色转型 北交所上市公司多维谋发展

近期,北交所多家上市公司通过业绩说明会向投资者传递出积极信号。广脉科技、星图测控、骏创科技、国航远洋、星辰科技及荣亿精密六家公司在 8 月底至 9 月初召开 2025 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向投资者介绍公司在技术创新、绿色转型与市场拓展方面的战略布局。从 5G-A、算力服务、商业航天,到新能源船舶、汽车精密件,多家公司明确表示将紧跟国家产业政策,推进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应用落地,持续优化产能结构和成本管控,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上海证券报

•‍短期调整有利于市场风险释放 A 股长期上行趋势并未改变

上周,A 股市场在高位经历宽幅震荡。9 月 4 日,前期表现强势的算力板块调整拖累指数回撤,一级行业指数普遍下跌,仅银行指数上涨。但在短暂调整后,9 月 5 日 A 股市场迎来及时修复,沪指重回 3800 点。对此,华西证券分析认为,复盘历史经验,A 股历次涨幅超过 30% 的行情中,往往会出现 6% 至 10% 的回撤。4 月初至今,A 股已持续 5 个月上行,因此部分浮盈盘存在获利了结需求。展望后市,机构普遍认同,本轮行情上涨的驱动力并未改变。

•‍新成果集中涌现 低空经济 「芜湖起飞」

9 月 5 日至 7 日,为期三天的第四届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安徽芜湖举行。作为 2025 世界制造业大会的重点专项活动,大会聚焦低空经济领域国家最新政策方向和产业发展需求,吸引了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十余个国家的嘉宾参会。「低空经济既是对新的交通范式的变革,也是对经济形态的转型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空管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志杰在大会期间表示,「围绕空域资源服务化、科技创新密集化、基础设施网联化、产业发展协同化,下一步,低空经济将在未来的演进方向上重点着力。」

•‍35 万亿元规模应是公募高质量发展新起点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7 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首次突破 35 万亿元大关,达到 35.08 万亿元。公募资产管理规模创新高背后,是市场环境的整体改善和投资者信心的逐步修复。今年二季度以来,市场震荡上行,权益类基金表现抢眼。数据显示,今年 4 至 8 月,主动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回报为 22.79%,主动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回报为 21.49%。短短 5 个月时间,如此抢眼的业绩回报,对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吸引力不言而喻。

证券时报

•‍既是压舱石也是搭台人 五万亿 ETF 重塑 A 股交易生态

2025 年夏天,ETF 再次跑出了惊人的 「加速度」,国内 ETF 总规模历史性突破 5 万亿元大关,仅用 4 个月便跨越一个万亿台阶。数字一路狂飙的背后,是 ETF 对 A 股生态更为深刻的重塑。它既是 「国家队」 稳定市场的 「压舱石」,也是助推这轮 AI 算力龙头股行情的 「搭台人」;它既是新一轮居民资金入市的 「新引擎」,但又是引发芯片龙头百亿被动抛压的 「放大器」。当居民投资从 「炒个股」 转向 「配指数」,一个由 ETF 定义的新投资时代已然来临。

•‍港股市场 IPO 热度仍将持续 中国资产已变成 「不能不投资」

自去年 9 月以来,港股市场持续复苏,首次公开募股 (IPO) 规模在今年上半年重回全球第一,单日市场交易额翻倍,港股市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一背景下,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港股市场的 IPO 热度仍将持续。同时,面对当前复杂的全球局势,越来越多的外资正在通过香港投资中国资产以实现多元化配置,中国资产正在从数年前外资口中所谓的 「不能投资」 变成 「不能不投资」。

•‍资本市场护航商业航天产业 业内期待更多耐心资本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出台后,商业航天产业发展预期和信心大幅增强,行业也甩开顾虑,大步向前拓展业务,包括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业务推进节奏。」 近日,中科宇航副总裁樊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中科宇航完成 IPO 辅导备案。在科创板新政明确支持商业航天企业上市后,目前已有蓝箭航天、屹信航天等头部企业启动上市辅导。记者采访获悉,科创板新政为行业注入了信心,也带动了一级市场的投资热情。不过,因技术攻坚久、量产投入大,业内期待更多 「耐心资本」 入局,为技术突破与商业化闭环提供长期支撑。

证券日报

•‍A 股近两千家公司发布提质报告 加速核心价值提升

记者据沪深交易所官网数据统计,自沪深交易所去年一季度号召上市公司披露 「提质增效重回报」 和 「质量回报双提升」 行动方案 (以下统称 「专项行动」) 以来,截至目前,共有 1966 家上市公司披露提质公告,占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量的 38.15%。不仅如此,为了全面展现专项行动的落实情况,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累计披露了 1692 次专项行动进展报告或专项行动评估报告 (包含 2024 年度和 2025 半年度),从多个维度呈现了行动推进的阶段性成果与动态变化。

•‍年内港股公司配售融资规模合计超 2000 亿港元

港股市场再融资活动活跃,年内港股公司配售规模合计突破 2000 亿港元大关。数据显示,按上市日期计,截至 9 月 5 日,年内港股公司累计完成 281 起配售,配售规模约 2034.78 亿港元,同比增长 506.33%,规模远超过年内新股募资额。目前还有多家公司正在推进配售计划。

•‍监管秉持 「退市不免责」 对退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 「零容忍」

9 月 5 日晚间,退市公司上海龙宇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龙宇股份」) 收到上海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公司存在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上海证监局拟对公司以及相关责任人罚款合计 3810 万元。监管层秉持 「退市不免责」,对退市公司及责任人的违法违规问题一追到底。今年以来,退市公司被处罚数量进一步增多。据记者梳理,截至 9 月 7 日,年内 24 家退市公司收到证监会或地方证监局 25 张罚单 (行政处罚或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罚单数量接近去年全年。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推荐阅读

90 后、00 后吞下七成助眠药?

admin

波音公司超 3 万人罢工,可能冲击美国经济!国际机构紧急下调评级

admin

新华财经周报:8 月 18 日至 8 月 24 日

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