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风云

瑞典音乐版权组织与 AI 企业签署 「全球首例」 授权协议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9 月 9 日讯 (编辑 牛占林)瑞典表演权协会 (STIM) 周一宣布,已与一家生成式人工智能公司 Songfox 签署了 「全球首例」 版权许可框架协议,覆盖协会旗下 10 万名词曲作者及音乐出版商。这将允许人工智能公司合法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歌曲来训练它们的模型,同时确保词曲作者和作曲家得到报酬。

STIM 表示,该协议的合作方是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的 AI 初创公司 Songfox,协议首次将 AI 训练、生成、分发的全链路收益纳入可审计、可分配的集体管理轨道。

根据协议,Songfox 须采用第三方溯源技术 Sureel,将每一首 AI 生成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元素与原始人类创作进行实时比对,并据此向权利人拆分许可费与收入分成。

STIM 商业发展与产业洞察主管 Simon Gozzi 声称,AI 企业将以 「预付训练费+后期流水分成」 的组合方式买单。「需求越大,AI 服务带来的收益就越多,版权持有人获得的回报也会随之增加。」

这份协议被视为欧洲音乐产业应对生成式 AI 冲击的 「压力测试」,STIM 认为它有望发展成一种基于市场的模式,既保障公平补偿,又确保竞争条件对等。

Gozzi 补充道:「我们坚信这仅仅是一个开端。通过在实践中展示归因机制和 AI 收入的独立核算,我们希望为欧洲提供一个可复制的蓝本,并最终推广为全球标准。」

一项研究指出,未来三年,AI 可能会侵蚀音乐创作者近四分之一的收入。

就在前几周,欧洲作曲者联盟与欧洲作家和作曲家协会公开抨击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指责其立法力度不足,无法真正保护创作者免受版权侵害。

该法律规定,如果艺术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用于 AI 训练,应主动选择退出相关协议。但艺术家们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几乎无法实现这一点。

专家指出,该立法漏洞同样没有为艺术家提供途径,就 AI 已抓取的作品获得补偿。Gozzi 拒绝透露是否有其他类似协议正在洽谈,但强调该框架 「具有集体性质,而不是围绕某一家初创企业量身定制」。

至于是否会对已被 AI 抓取的作品提供补偿,他也未作回应,仅表示 「当前重点是为未来的使用建立规则化体系」。

目前,德国音乐版权协会已分别起诉 OpenAI、AI 音乐应用 Suno;环球音乐也在美国向 Anthropic 提起同类诉讼。业界正等待上述案件判决,以厘清 AI 公司在版权法下的边界。

推荐阅读

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31 省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均超过 2000 元

admin

【早报】 国资委:要推动中央企业穿越经济周期;湖南发现超 40 条金矿脉,价值达 6000 亿元

admin

市场震荡反弹:沪指半日涨 0.72%,脑机接口概念股集体爆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