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动态

中国如何破解印度的 「海洋封锁」?

2020 年 7 月,在中印加勒万河谷对峙期间,印度向位于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的空军基地部署了 10 架携带反舰导弹的 「美洲虎」 攻击机。

同年 9 月,印度前海军参谋长普拉卡什在 《华尔街日报》 上撰文称:「在北方边境,我们希望最好的结果是处于僵持状态,但在海上,我们对中国有优势。

通过展现海上力量,我们可以向中国发出这样的信号——你有弱点,我们可以干预你的航运线和能源供给。」

2020 年 11 月,印度军队在该群岛试射了一枚陆基 「布拉莫斯」 反舰巡航导弹,射程为 450 公里,威慑意味明显。

当时许多印度媒体把中印边境争议与中国的 「马六甲困境」 结合起来讨论,有新德里学者表示:「中国正在谋求 5 条避开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通道,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可以控制其中 4 条。」

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位置

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位于孟加拉湾东南部,由 572 个岛屿组成,总面积达 8000 多平方公里,是印度的海外属地,距其本土约 1300 公里。

该群岛从北到南绵延 800 公里,控制着多条重要海上航道,是西太平洋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必经之地。

安达曼-尼科巴群岛 1789 年被英国占领,长期为流放英属印度犯人的场所,岛上第一个欧洲人聚集的居民区为布莱尔港,也就是今天的辖区首府。

布莱尔港。整个群岛上目前有三十几万人口,布莱尔港占了十几万。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群岛上拥有一支 300 人的锡克民兵和 23 名英国军官组成的驻防力量。

在 1942 年 3 月 8 日缅甸仰光沦陷后,英国人意识到布莱尔港已经无法防守,遂丢岛跑路。

同年 3 月 23 日,布莱尔港被日本占领,没有受到任何抵抗。

当时日本曾希望以安达曼群岛和缅甸为跳板进攻英属印度核心区,为此还扶持成立了一个名叫 「自由印度临时政府」 的机构,准备取代英属印度政府。

不过随着 1944 年日军在英帕尔战役中失利,进攻印度的计划不了了之。

印度曼尼普尔邦位置,毗邻缅甸。

英属印度时期,印度、孟加拉、缅甸都是英国殖民地,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从地理位置上看更毗邻缅甸和孟加拉 (东巴基斯坦)一些,为什么最终划给了印度呢?

这里面缘由众说纷纭。

1945 年英军从日本手中拿回群岛后,本来想着据为己有,建立一个由英裔印度人组成的独立国家;可搞了两年没成功,便思索着移交给印度、巴基斯坦和缅甸三者之一。

缅甸正在内战,首先被排除;综合考虑岛上人口占比和关系亲近程度,英国人于 1947 年把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正式移交印度。

对新生的印度来说,这就成了一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全图

很长一段时间里,印度政府对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并不上心,对外宣称是采取 「巧妙无为和善意忽视」 的政策。

1962 年中印战争爆发后,印度出于对 「中国-巴基斯坦-印尼」 合作的忌惮,于 1962 年 11 月开始陆续向该群岛增派兵员并建设海空设施,主要是防范印尼。

不过由于开发成本过高等因素,直到莫迪上任之前,印度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军事设施都不多,只有几个规模不大的监测站。

2014 年莫迪上任后,提出所谓的 「东向行动」 和 「印太战略」,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战略地位明显提高。

莫迪政府一改之前的 「无为与忽视」 政策,积极投入各类资源,试图把该群岛打造成印度海洋安全战略的新据点,并以此为杠杆在中印博弈中谋求战略平衡。

2015 年 9 月,莫迪政府高调宣布投入 1000 亿卢比 (约合 19 亿美元)升级岛上基础设施。

2018 年 5 月,布莱尔港浮动式干船坞建成,可用于维护排水量 8000 吨以下的各类海军舰船。

2020 年 8 月,在日本企业帮助下,连接印度本土大城市金奈和布莱尔港的首条海底光纤电缆实现通信。

此后随着中印边境局势升温,印度把 「海上施压中国」 作为战略考量,频繁在安达曼群岛一带军演,还拉来了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助阵。

如下图所示,北印度洋实际上被印度半岛隔成了两部分——西侧的阿拉伯海和东侧的孟加拉湾。

阿拉伯海毗邻中东波斯湾,地缘位置关键,这里有大量美军基地,第五舰队时常在此游弋。

而孟加拉湾沿岸没有海军强国,且恰好被印度本土和安达曼群岛包围,因此印度认为应首先掌控这一海域的主导权,确保完全控制。

考虑到孟加拉湾是中国西出印度洋的第一站,有印度海军官员直言不讳地讲道:「提升安尼群岛战略能力是应对中国在印度洋扩张的最好办法。」

站在美国角度,它在孟加拉湾周边没有可靠的军事基地,也一直希望撺掇印度积极开发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并从中分一杯羹。

知名智库兰德公司曾在报告里指出:「美印未来增强在东南亚合作最有价值的地点有两个——缅甸和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应引起美国决策者的关注。」

一般认为,如果印度执意在安尼群岛部署远程进攻性武器,将危及过往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的安全,势必激化中印安全矛盾。

正如印度媒体所说的那样,中国的 「五条印度洋通道」——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克拉地峡/克拉运河 (未启动)、中缅经济走廊 (进展缓慢)以及中巴经济走廊 (进展缓慢),只有中巴经济走廊可以完全绕开安达曼-尼科巴群岛。

可中巴经济走廊路途遥远,建设成本高昂,而且连接的南疆地区又非中国经济腹地,只能作为特殊时期的备份方案考虑。

最后,聊聊中国可能的应对策略。

从大的层面讲,青藏高原像一块压在印度头顶上的巨石,中国在高原上的任何军事部署都可以对山下恒河平原形成不成比例的压力——新德里距离中印边境只有 300 多公里,理论上重型火箭炮都能覆盖。

即印度的 「马六甲优势」 在战略上是为了抵消其在陆地边境的劣势。

从微观层面讲,中方有以下几个思路。

其一是缅甸。

安达曼群岛北方不远处的科科群岛属于缅甸。

安达曼群岛距离印度本土超 1000 公里,而最北端距离缅甸本土仅 300 公里,距中方目前在开发的缅甸皎漂港约 700 公里。

之前有印度媒体引述小道消息,说缅甸容许中国在科科群岛建立监视和侦察设施,扩建机场和雷达站,并向缅甸表达严重关切。

该报道遭到缅方和中方驳斥,称其纯属无稽之谈。

不管真假如何,缅甸由于便利的地理位置,未来很可能成为中国 「印度洋战略」 的关键一环。

其二是印尼。

目前马六甲附近的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普遍对印度扩建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军事设施感到警惕。

从地缘位置上讲,印尼是最能保障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航道安全的国家。

如果肯稍微绕点路走巽他海峡的话,其实就基本避开了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影响范围。

美国之所以军事影响力遍布全球,并不是单单因为绝对值强,更重要的是 「打得远」。

对中国来说,在周边地区拥有很大影响力,可一旦伸出去个 1000、2000 公里,就有些鞭长莫及了。

安达曼群岛首府布莱尔港至云南西双版纳直线距离为 1400 公里,距空军重要基地昆明、曲靖约 1800 公里,随着新一代大航程战机的陆续服役,中国对于印度洋航道安全的保障能力也将逐渐增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江宁知府,作者:印闲生

推荐阅读

收评:创业板指涨近 1% 两市成交额缩量逾 5000 亿元

新华财经

他信,为何要回国 「自投罗网」?

admin

新华财经晚报:针对汽车行业网络乱象,六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