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动态

2025 经济诺奖聚焦创新何以推动经济增长 得主当场批评特朗普关税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10 月 13 日讯 (编辑 史正丞)瑞典皇家科学院周一宣布,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因其关于创新与 「创造性破坏」 力量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研究成果,荣获 2025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现年 79 岁的莫基尔现任美国西北大学教授,他将独享 1100 万瑞典克朗奖金的一半。69 岁的阿吉翁在巴黎的法兰西公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以及英国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担任教职。79 岁的豪伊特供职于美国布朗大学。

经济何以持续增长?

诺贝尔奖官方在颁奖词中写道:「2025 年经济学奖得主们向我们揭示:经济持续增长并非理所当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经济停滞而非增长才是常态。他们的研究表明,我们必须警惕并抵制那些威胁持续增长的因素…若不能应对这些威胁,曾带给我们持续增长的 『创造性破坏』 机制或将停摆——届时我们将不得不重新适应经济停滞。」

经济史学家莫基尔因其研究工业革命及后续时期创新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而获奖,使诺贝尔经济学奖连续第四年带有显著的经济史学元素。

莫基尔指出,要推动经济不断增长,持续不断的 「有用知识」 流动是必要条件。若创新要以自我生成的方式持续发生,人们不仅要知道 「某物可行」,还必须理解 「它为何可行」。这也是为什么工业革命前的新发现难以被进一步发展。

image

着眼于技术变革的影响,莫基尔指出,实现持续增长需要满足三个前提条件:第一,科学与技术的共同演进——人们必须理解事物为何能够运作;第二,机械技能的普及与提升;第三,社会必须对潜在的颠覆性变革保持开放态度。

随后在 1992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阿吉翁和豪伊特为所谓的」 创造性破坏」 构建了一个数学模型:当更新更好的产品进入市场时,销售旧产品的企业就会遭受损失。这种创新代表着新事物的诞生,因此具有创造性。但同时它也具有破坏性,因为技术过时的公司会被市场淘汰。

image

该模型对经济政策制定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可用于校准研发补贴政策,并优化针对技术变革中失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

阿吉翁和豪伊特还曾合著 《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一书。

image

对于这些获奖研究的意义,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 (HAI) 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顾问刘弘捷博士评论称:「这些获奖者的研究,揭示了创新成为增长的内生力量——经济增长不再被视为外生奇迹,而是制度、竞争与知识累积的系统结果。同时制度决定创新生态,竞争、教育、科研投入与产权保护共同塑造创新持续性。从工业革命到 AI 时代,技术变革的关键在于 『让创新自我再生产』。

新科诺奖得主批评特朗普关税

作为 3 名获奖得主中唯一常驻欧洲的学者,阿吉翁在周一的记者会上也被问及美国关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威胁。

他直言 「不喜欢美国的保护主义浪潮,不利于世界经济增长和创新」,同时也在发布会上强调 「开放是增长的驱动力。任何阻碍开放的因素都会成为增长的绊脚石。因此我看到当前正在积聚的乌云,正在推动贸易壁垒和封闭政策。

他还强调,需要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并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他警告称,若缺乏审慎监管,「超级明星」 企业可能会垄断该领域,阻碍未来竞争者的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