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动态

三大交易所首次齐官宣上市公司信披评级:优良率超 85%,24 家连续 3 年评级不合格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11 月 6 日讯 (记者 汪斌)近日,A 股一年一度的 「信息披露工作评价结果 (简称 「信披评级」)」 新鲜出炉。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为北交所首次对外发布上市公司信披评级,也是沪、深交易所今年 3 月修订信息披露工作评价指引后首次发布信披评级。

信披评级,是上市公司年度信披工作的 「成绩单」,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 A、B、C、D 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这份成绩单不仅影响上市公司的 「面子」,更直接关系到它们的 「钱袋子」 和未来发展。

总体来看,本年度 A 股市场信披质量优良率较上一年度有所提升,信披评级不合格公司占比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B 类公司占比仍是 A 股市场的绝对主力。此外,本次信披评级未出现像上次普利制药从 A 骤降至 D 的上市公司。

北交所首次披露,A 股信披质量优良率达 85.24%

信披评级经上市公司自评、交易所复核,形成最终评价结果,已成为资本市场衡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治理能力的权威标杆。

围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与有效性、投资者关系管理成效、投资者回报水平等核心维度,本次三大交易所对 5366 家上市公司展开 2024-2025 年度信披评级,评价期间为上年 7 月 1 日至本年 6 月 30 日,评价对象为 2024 年 12 月 31 日前上市的公司。最终,共有 1001 家上市公司获评 A 级,3573 家获评 B 级,653 家上市公司获评 C 级,139 家获评 D 级。

据此计算,2024-2025 年度 A 股上市公司 A-D 信披评级的公司数量占比分别为 18.65%、66.59%、12.17%、2.59%。可见,A 股上市公司信披质量优良率 (A+B) 达 85.24%,合格率 (A+B+C) 高达 97.41%。其中,B 类公司占比仍是 A 股市场的绝对主力。

其中,D 级公司占比相较上一期的 3.01% 有所下降,但仍有 139 家公司不合格。

根据沪深交易所数据,沪深两市 5104 家上市公司中,获评 A 的有 953 家,占比 18.67%;连续两年及以上获评 A 级的共 668 家,占比 13.09%。

值得一提的是,本年度沪、深两市有 588 家上市公司信披评级上升,其中龙源电力 (001289.SZ) 的评级直接从 C 升至 A,还有 25 家由 D 升至 B、57 家由 D 升至 C,摆脱信披评级 「差生」 身份;信披评级下降的则有 564 家上市公司,其中连降 2 级的有 24 家。

此外,此次沪深两市共有 134 家上市公司信披评级为 D,较上一年度减少 18 家。其中有 24 家连续 3 年评级为 D,「披星戴帽」 上市公司达 21 家,占比 87.5%。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科创板 580 家上市公司中,获得 A 级的有 118 家,占比 20.34%,优秀率高于 A 股上市公司优秀率及沪深两市优秀率。

但在 D 级方面,科创板有 6 家公司获评 D 级,较上年度增加 2 家,包括瀚川智能 (688022.SH)、ST 诺泰 (688076.SH)、ST 帕瓦 (688184.SH)、*ST 观典 (688287.SH)、ST 逸飞 (688646.SH) 和倍轻松 (688793.SH)。值得注意的是,*ST 观典已经连续 2 次获评 D 级。

北交所 262 家上市公司中,48 家获评 A 级,占比 18.32%;5 家评级为 D,占比 1.9%,分别是田野股份 (920023.BJ)、数字人 (920670.BJ)、生物谷 (920266.BJ)、*ST 云创 (920305.BJ)、*ST 广道 (920680.BJ)。

这 5 家公司中,田野股份、数字人皆因 2024 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或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 云创因 2024 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已被实行 「退市风险警示」;*ST 广道则因存在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本次评价结果显示,现金分红、股份回购、披露 ESG 报告等,已成为北交所信披评级明确的"加分项",并且有不少公司获得 「加分」 激励。其中,近八成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股份回购,五成以上公司积极接受研究机构调研和组织投资者接待活动,38 家公司主动披露 ESG 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信披质量进一步提升。

「信披质量本身也是上市公司价值的一部分,优秀评级是公司的一张金字招牌,能够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 (尤其是注重 ESG 和长期价值的投资者) 长期持有,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品牌价值和公信力;低评级上市公司则会向市场传递出公司内部治理混乱、信息披露不可靠的 『危险信号』。」 浙江君安世纪律师事务所律师武四化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537 家公司符合重组简易审核程序要求

近年来,监管层围绕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持续发力。

2025 年 3 月,沪、深交易所修订发布信息披露工作评价指引 (简称 「评价指引」),新的评价指引聚焦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严惩财务造假、强化现金分红监管、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等工作部署,对上市公司信披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根据评价指引,沪深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披工作进行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八项,包括信披的规范性与有效性、投资者关系管理、投资者回报、履行社会责任的披露情况,以及被处罚、处分及采取监管措施情况,上市公司支持交易所工作情况和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况。

对于最近一年评价结果为 A 的公司,对其再融资、并购重组等事项,沪深交所都会给予相关支持和便利,如审查豁免、融资支持等便利。这意味着,信披评级优秀不仅是荣誉,更会带来实质性的便利。

今年为 「并购六条」 实施的第二个年头。2024 年 9 月,证监会发布的 《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简称 「并购六条」) 明确提出,要建立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对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以及运作规范、市值超过 100 亿元且信息披露质量评价连续两年为 A 的优质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精简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注册时间。

财联社记者梳理发现,2023-2024 年度、2024-2025 年度信披评价连续两年为 A 且市值超过 100 亿元的上市公司数量为 537 家,较去年同期增加 66 家。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证监会修订的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已于 2025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新规明确了上市公司行业经营信息披露要求,以及非交易时段发布信息的要求,并增加了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外包」 行为的监管要求,优化了重大事项披露时点。

同时,新规首次从部门规章层面要求上市公司按照证券交易所规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对上市公司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信息披露要求也进入新阶段。

「新规实施后,意味着上市公司需要在信息披露、现金分红、股份回购、披露 ESG 报告等这些方面做得更出色,才能获得或维持高评级。特别是在风险揭示、行业信息披露和可持续发展报告等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精力。」 武四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