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募基金市场悄然掀起一股 「二次首发」 风潮。西部利得基金盛丰衍管理的 「西部利得央企优选股票」、华夏基金孙蒙与靖博灵共同管理的 「华夏智胜优选混合」、圆信永丰肖世源管理的 「圆信永丰医药健康」 等多只绩优产品,相继在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等银行渠道启动 「二次首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营销效率更高
所谓 「二次首发」,并非行业新词,但其在当下的集中出现,折射出市场环境、渠道策略与投资者行为的多重变化。西部利得基金相关人士在接受 《证券日报》 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 「二次首发」 和新发、持续营销没有本质区别,都是针对代销渠道开展基金营销,但 「二次首发」 是基金的主销渠道在基金首发合作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业绩观察,选取业绩优异、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产品作为重点营销的一种模式。
一位公募基金渠道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表示,与新发相比,「二次首发」 更多基于产品业绩优秀,基金公司与代销渠道的合作基础更良好,业务流程更顺畅等因素。同时,代销渠道对 「二次首发」 的产品从 「出生」 起就一直保持跟踪状态,客群储备更充分,营销效率自然也更高。此外,「二次首发」 与常规持续营销相比 「优先级」 更高,从总行到分行再到支行,层层动员,资源投入更大,营销节奏也更集中。
另据西部利得基金相关人士介绍,「西部利得央企优选股票」 在交通银行启动 「二次首发」 前,基金经理盛丰衍已进行了十余场交通银行内部调研,深度解析产品策略、市场观点和运作方式等,以提升渠道端对产品的认知度。
业绩优异是关键
今年 7 月份以来,权益类基金业绩显著提升,多只行业主题、量化基金净值增长明显。投资者申购意愿增强,银行渠道也借此机会,积极推动绩优产品的 「二次首发」。
以 「西部利得央企优选股票」 为例,西部利得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央企板块作为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中长期投资价值。尤其是在央企市值管理考核全面推开的背景下,相关主题产品更容易获得投资者认可。
同时,业绩表现优异是相关产品能否 「二次首发」 的关键。Wind 资讯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8 月 27 日,多只参与 「二次首发」 的绩优基金产品都展现出了持续稳健的回报能力。例如,「西部利得央企优选股票」 自 2024 年 12 月 10 日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达 21%;「圆信永丰医药健康」 凭借在医药板块的深入布局,近一年实现超过 104% 的净值增长率;「华夏智胜优选混合」 近一年净值增长率则超过 58%。
在业内人士看来,「二次首发」 的兴起,实际上是对现有产品价值的再挖掘,有助于减少同质化新发带来的资源浪费,提升资金入市效率。
不过,基金产品 「二次首发」 的热潮也引发了一些冷思考,相关机构如何在市场热度中保持理性,真正实现募资提速更提质?西部利得基金相关人士认为:「首先,应主动强化渠道沟通,传递正确的投资理念,放弃 『趁热打铁』 的规模冲动,转向 『精耕细作』 的价值创造;其次,应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将产品卖给合适的人,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不应主推高波动的权益类产品,可引导其关注 『固收+』、低波动策略等产品;最后,应引导长期投资行为,在市场情绪较高时,一次性投入风险较大,应合理推广定投和持有期模式,帮助投资者平滑成本、淡化择时,培养长期投资习惯。」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绩优基金 「二次首发」 热潮涌动)
(责任编辑: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