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3 日 15 时 19 分 16 秒
基金财讯

陈光明封盘 投资大佬相继行动 究竟何考量?

文章来源:天天财经

  又有投资大佬传出封盘消息。

  渠道消息显示,知名投资大佬陈光明管理的睿远洞见价值系列专户产品自 11 月起 「封盘」,暂停客户申购。财联社记者了解获悉,该产品早在 10 月中旬已经公告相关限购,此次是在暂停新客户申购的基础上,进一步暂停存量客户的申购。

  就在几天前,杨东的百亿宁泉资产的 「封盘」 公告称,决定自 10 月 31 日起暂停接受旗下所有基金新投资者首次申购申请。

  多位投资大佬相继宣布 「封盘」,加之他们在业内的巨大影响力,使得投资者试图从这些动向中探寻市场的未来走向与信号。

  再有投资大佬产品 「封盘」

  陈光明管理的睿远洞见价值系列专户产品的 「封盘」 消息最早由渠道传出,财联社记者确认了该消息,睿远洞见价值系列专户产品对新老客户一视同仁暂停接受申购。

  「睿远洞见价值系列专户此前就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购,新客户申购早已暂停,此次是通过渠道表达了封盘,不仅不接受新客户申购,存量老客户的申购也暂停了。」 有知情人士表示,存量老客户的追加规模本身也不大,由此推断,增量资金影响不大,也不会影响产品规模。

  陈光明是国内资管行业的领军人物,同时是价值投资理念在中国本土化的实践者。履历显示,他曾任东方证券资管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2018 年 「奔私」 创办睿远基金,亲自掌舵管理首期专户产品睿远洞见价值系列,该系列一期、二期分别在 2018 年、2021 年对外发行,尽管设置了 500 万元的认购门槛、长达五年的封闭期,均获得超百亿认购。

  2022 年 10 月,睿远基金公告称,陈光明卸任公司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继续担任专户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委员、投资经理,专注投研,饶刚接任了公司总经理一职。

  封盘的考量是什么?

  市场之所以密切关注这些行业标杆的动向,是希望从投资大佬的细微操作中,率先嗅到市场趋势变化的信号。正因如此,无论是此次陈光明产品的 「封盘」,还是此前董承非、杨东等人的类似举动,均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时隔十年,沪指再次站在了 4000 点附近,这时候的 「封盘」,投资者第一反应就是:是否不看好市场?

  财联社记者就此问题采访多位公募、私募人士得到以下观点:

  首先,「封盘」 并不代表看空后市。有私募人士直言,尽管相较于前几年,沪指再次站上 4000 点处于相对高位,不过,在当前流动性宽松、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市场对慢牛行情仍有期待。此时选择 「封盘」,更多是出于对市场周期性波动的审慎考量。

  「市场依然有一定的熊市思维,尤其是对于价值投资而言,总结上一轮熊市的经验与教训,在市场相对高位的时候,进行限购,是保护投资者的举措。」 上述人士指出,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市场,等慢牛行情延续,未来或许证明当前的限购未必明智。因此,限购并非不看好市场,而是相对谨慎的一种举措。

  其次,「封盘」 有利于基金运作。这一点财联社此前报道也进行过相应的论述。随着市场回暖,净值与申购资金加入,产品规模较大后,限购则更有利于管理。对私募机构而言,收入来源于管理费与业绩报酬。在市场上行期间,业绩报酬带来的收入往往远高于管理费。而规模往往是业绩最大的敌人,因此,主动放弃一些规模,对管理人来说,不一定是 「亏本买卖」。

  第三,4000 点是不是高位?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妨从睿远基金的公募基金经理观点上来看整个公司的判断。

  睿远基金经理赵枫表示,三季度市场表现最亮眼的毫无疑问是 AI 相关的硬件公司,AI 已成为继互联网之后最大的科技变革浪潮,AI 正在快速渗透各行各业以及生活日常。此轮 AI 投资的主要参与者以互联网龙头企业为主,这些公司账面现金和自由现金流充沛,目前完全能够支撑当前庞大的资本开支。因此从需求和财务层面看,很难轻易地判断当前 AI 产业已经存在较大泡沫,更不用说去预测泡沫何时破裂。

  另一方面,对于前期几乎没有涨幅的一些传统行业,其中部分优秀的公司账面净现金已经占到公司市值的 50% 左右,需求虽然短期承压,未来两三个季度的变化也不乐观,但市场预期已经很低,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位,未来自由现金流相对稳定,股息率也已经很有吸引力。伴随时间流逝和未来需求回升,这些公司的下跌风险已经很低,吸引力相对上升。

  陈光明今年发文阐述价值投资的进化

  陈光明 「奔私」 后较为低调,最近两次亮相与公开观点分别是 2024 年出席交大校友会、今年 7 月底为为价值投资经典著作 《证券分析》 做推荐序。

  在 《证券分析》 做推荐序中,陈光明再次阐述了他对价值投资的进化观察。

  陈光明指出,价值投资,简单说就是基于长期,如果企业股票的价格明显低于企业的内在价值则买入,高于则卖出。内在价值是投资的锚,而便宜是硬道理。

  「价值投资有时就像种庄稼一样,播下种子,在阳光雨水中静待成长、收获。」 陈光明表示。这一比喻与杨东的 「种田式投资」 有异曲同工之处,杨东,那些高分红、经营稳固、商业模式清晰的公司,就是价值投资的 「良田」。

  陈光明同时指出,过去 90 多年来,投资环境和时代背景不断变化,价值投资理念和方法一直在发展进化,准确评价企业内在价值中的未来价值,无疑是价值投资最重要的进化。过去 20 多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一批批优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秉承价值投资理念,以合理的估值投资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大概率能够分享这些优质企业的长期价值创造。

  陈光明进一步表示,随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投资对企业的质地、增长的确定性、估值等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需要更严格地遵循价值投资的基本原理,持续提升评估内在价值的能力,保持长期视角和逆向思维,要实现长期大概率的投资成功,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

(文章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陈光明封盘,投资大佬相继行动,究竟何考量?)

(责任编辑: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