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8 月 31 日讯 (记者 黄修眉)截至 8 月 31 日,科创板企业 2025 年半年报披露完毕。
财联社星矿数据统计显示,超百家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中,共 67 家企业实现营收同比增长、共 73 家企业实现盈利、共 58 家企业实现归母净利润 (以下统称 「净利润」) 同比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药企在 2025 年上半年实现 「大丰收」,不少曾以第五套标准登陆科创板的创新企业,在近几年陆续进入成果转化期,并继续在 2025 年迎来重磅时刻,业绩表现可圈可点。
16 家企业营收超 10 亿元 超半数企业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从整体的统计数据来看,上述超百家生物医药企业中,16 家企业营收超 10 亿元。
其中百济神州、联影医疗、艾力斯营收位列前三,分别为 175.18 亿元、60.16 亿元、23.74 亿元;其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 46.03%、12.79%、50.57%;净利润分别为 4.50 亿元、9.98 亿元、10.51 亿元;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 115.63%、5.03%、60.22%。
上述超百家生物医药企业中,营收同比增幅超 50% 的有 10 家。
智翔金泰、海创药业、天智航位列前三,分别为 358429.65%%、11899.08%、114.89%;其营收分别为 0.45 亿元、0.13 亿元、1.25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89 亿元、-0.62 亿元、-0.58 亿元;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 20.07%、38.40%、-23.80%。
净利润金额方面,上述超百家生物医药企业中,净利润超 5 亿元的有艾力斯和联影医疗,分别为 10.51 亿元、9.98 亿元,百济神州则以 4.50 亿元位列第三;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 60.22%、5.03%、115.63%;这三家企业的营收分别为 23.74 亿元、60.16 亿元、175.18 亿元;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 50.57%、12.79%、46.03%。
此外,上述超百家生物医药企业中,58 家企业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2 家企业实现净利润增幅超 100%,其中三友医疗、科兴制药、成都先导同比增幅位列前的三,分别为 2083.64%、576.45%、390.72%。
这三家企业的净利润分别为 0.37 亿元、0.80 亿元、0.50 亿元;营收分别为 2.50 亿元、7.00 亿元、2.27 亿元;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17.77%、-7.82%、16.58%。
数家创新药企迎来成果转化期 业绩表现异常亮眼
《科创板日报》 记者注意到,在上述营收、净利润及其同比增幅位列前茅的生物医药企业中,来自创新药板块的企业占多数。
以营收、净利润同比增幅来看,智翔金泰、海创药业、艾迪药业、迪哲医药、百济神州、艾力斯等均是创新药企。其中,智翔金泰、海创药业的营收同比增幅更是高达 358429.65% 和 11899.08%。
具体来看,智翔金泰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企业,产品聚焦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三大治疗领域,具备抗体药物从分子发现到商业化实施的全产业链能力。
据了解,2024 年 8 月,智翔金泰自主研发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赛立奇单抗注射液批准上市,是国产首款获批上市的全人源抗 IL-17A 单克隆抗体药物,打破了进口药物在该靶点长期垄断的局面。
2025 年 1 月,智翔金泰赛立奇单抗的第二个适应症——强直性脊柱炎 (放射学阳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也正式获得 NMPA 批准,成为国内首个获批该适应症的国产 IL-17A 抑制剂,进一步拓宽了其治疗范围。该公司半年报显示,赛立奇单抗注射液销售收入 4537.58 万元,累计惠及超万名银屑病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自部分研发管线进入收获期以来,智翔金泰的营收快速增长。其 2024 年第三单季度至 2025 年第二单季度,其每个季度的营收同比增幅均引人注意,分别为 1969.73%、1541.89%、3183.04%、3985.56%。智翔金泰上半年实现营收 4539.18 万元,公司亏损也有所收窄。
海创药业主要以靶向蛋白降解 PROTAC 技术和氘代技术等平台为基础,专注于癌症、代谢性疾病等具有重大市场潜力的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此前,海创药业 2020 年、2021 年、2023 年的年度营收均为 0,2024 年的营收也仅为 36.68 万元。
伴随海创药业 2025 年在产品层面取得突破,其首款核心产品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mCRPC) 成人患者的氘恩扎鲁胺软胶囊 (HC-1119) 获得 NMPA 批准上市,该公司上半年也实现营收 1316.71 万元,同比增长 11899.08%;实现净利润-6185.32 万元,上年同期为-1.00 亿元,亏损程度同比减少不少。
从本土商业化到 「出海驱动」 创新药企 BD 大单频出
值得一提的是,从 2025 年二级市场关注焦点来看,生物医药,特别是创新药板块无疑是除半导体之外的又一大 「主线」。
站在当下医药投资时点,东吴证券近期指出,2025 年以来医药牛市由创新药出海驱动,与 2021 年创新药国内商业化的驱动力截然不同,从 「本土商业化」 到 「出海」 的产业升级是创新药板块能够迈向新高度的关键支撑。
作为科创板创新药 「一哥」 的百济神州 2025 年半年报显示,公司首次实现半年度营业利润与净利润双项盈利,标志着这家成立 14 年的创新药企正式步入 「自我造血」 的新阶段。
数据层面,百济神州实现营业收 175.18 亿元,同比增长 46.0%;产品收入达 173.60 亿元,同比增长 45.8%。与此同时,公司营业利润达 7.99 亿元,净利润为 4.5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财报公布前不久的 8 月 25 日,百济神州还公告称,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百济神州瑞士与 Royalty Pharma 签订 《特许权使用费购买协议》。
Royalty Pharma 将支付 8.85 亿美元,以购买收取单克隆抗体 Imdelltra 在中国外地区年度销售净收入中特许权使用费的大部分权利。
除了这部分权利外,协议还允许百济神州自行决定向 Royalty Pharma 出售额外的收取特许权使用费的权利,即额外的卖出选择权。行使卖出选择权可使百济神州瑞士获得最高达 6500 万美元的额外付款。
实际上,2025 年,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在 BD(商务拓展) 交易领域表现活跃,多家企业通过 License-out(对外授权) 等方式与国际药企达成重磅合作,推动中国创新药 「出海」。
8 月 19 日,荣昌生物盘前公告称,公司与日本参天制药株式会社全资子公司参天制药 (中国) 有限公司达成协议。
前者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C28-E 注射液有偿许可给后者,使其获得标的药物在大中华区及韩国、泰国、越南、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及马来西亚的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
RC28-E 注射液是由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针对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 VEGF/FGF 双靶标融合蛋白药物。根据协议内容,荣昌生物此次 BD 收入合计有望超 12.95 亿元。
根据 2025 年美国眼科与视觉研究协会年会 (ARVO2025) 口头报告,RC28-E 在提高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最佳矫正视力 (BCVA)、降低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 (CST) 以及有效缓解黄斑水肿方面均表现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