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 日 21 时 17 分 27 秒
基金财讯

基金自购热情不减 多家公募低位入场斩获颇丰

  年内,无论是在行情低位还是在回暖过程中,公募基金自购热情较往年均有明显抬升,且主要集中于为浮动费率产品 「护航」 以及行情低位时为稳定市场情绪两大因素。

  有观察人士指出,这几年基金公司下调管理费率对其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将部分盈利用于投资就成为增加收益的一种选项。从结果来看,随着行情转暖,公募基金自购的产品也有可观的浮盈,尤其是 4 月初大胆入场的资金更是收获颇丰。

  公募基金自购热潮延续

  近日,多家公募继续官宣自购。8 月 27 日,摩根基金公告,将运用公司自有资金 2470 万元,认购正在发行中的摩根中证 A500 指数增强基金。上述投资将于近期完成,最终申请确认结果以基金登记机构确认的结果为准。摩根中证 A500 指数增强基金于 8 月 27 日正式发行。

  8 月内,还有工银瑞信基金、泰康基金等多家头部公募相继宣布自购,月内累计金额已超过 2.7 亿元。其中,金额之最为南方基金,8 月 11 日,南方基金公告称,将于近期陆续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基金,合计投资金额将不少于 2.3 亿元,并承诺至少持有 1 年以上,此番回购涉及旗下 3 只产品:南方中证 A500ETF 联接 A、南方标普中国 A 股大盘红利低波 50ETF 联接 A、现金流 ETF 南方。

  年初,证监会明确提出,基金每年利润须划出一定比例用于申购自家权益产品,自购由此从 「可选项」 升级为 「必选项」。

  股票型基金回购方面,今年以来,天弘基金以 2.88 亿元自购金额居首,其次是华泰柏瑞的 1.42 亿元,永赢基金、富国基金、华夏基金和博时基金净自购金额均超过 8000 万元;混合型基金方面,工银瑞信基金以 5.4 亿元领先,其次是永赢基金的 1.2 亿元和中银基金的 9000 万元。

  具体到产品上,年内共有 554 只权益类产品获得公司净自购。其中,7 只产品今年以来的公司净自购金额在 1 亿元或以上,如天弘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 50ETF 联接 A 以 1.4 亿元居首,此外还有天弘文化新兴产业、工银优势领航、工银丰盈回报、工银现代服务业、天弘创新成长、工银悦享等 6 只产品公司净自购金额为 1 亿元。

  自购集中在新发和 「抄底」 阶段

  年内,基金自购热潮共分两拨,分别是浮动费率产品的发行和行情低点的 「抄底」 基金。

  比如,在近期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发行过程中,基金管理人掀起了一阵自购潮,涉及金额从 1000 万元到 2000 万元不等,其中多笔资金投向浮动费率基金,包括华商致远回报、兴证全球合熙、大成至臻回报、宏利睿智领航、交银瑞安等产品。华南一家头部公募人士表示,当前,浮动费率基金是不少基金公司布局的重点,他们在产品新发时对这类产品有所侧重。而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自购恰好是与相关产品持有人风险共担、同时给予市场信心的一种方式。

  某公募观察人士指出,当前的自购主要是新发基金,尤其是创新产品的 「护航」 需求。一位资深基金行业分析师解释:「在市场情绪偏冷、发行难度加大时,基金公司以自有资金兜底,既能确保产品成立门槛,又可吸引观望资金跟投。」 该观察人士认为,首批浮动费率基金作为行业内的重大创新,其成功发行具有标杆意义,机构此时出手自购,无疑为新产品的市场接纳注入强心剂。

  此外,4 月初行情陷入短期低点之际,也有招商基金、博时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多家公募大手笔自购。

  华夏基金基金经理许利明指出,自购基金有时候先于市场底部购入,有时候晚于市场底部购入。但把时间周期拉长一点就可以看出,基金自购潮往往发生在市场下跌的情况下,通常出现在市场的阶段性低位。4 月份的自购潮后,市场的走势也印证了基金经理的判断。

  浮盈可观

  年内随着行情转暖,公募基金自购的产品也有可观的浮盈,尤其是 4 月初大胆入场的资金更是收获满满。

  如 4 月 8 日鹏扬基金公告,该公司已于 4 月 8 日运用固有资金 1500 万元申购旗下三只基金,包括鹏扬成长领航混合 A 份额 500 万元、鹏扬数字经济先锋混合 A 份额 500 万元、鹏扬产业智选一年持有混合 A 份额 500 万元,并表示将继续运用固有资金 1500 万元投资于公司旗下权益基金。

  4 月 8 日正是年内的阶段性低点,因此上述产品如若持有至今无疑浮盈可观。如鹏扬成长领航期间涨幅约为 9.25%,鹏扬产业智选一年涨幅超过三成,而鹏扬数字经济先锋涨幅则高达 58.62%。因此,仅这 1500 万元的第一笔回购当前浮盈就已超过 450 万元。

  此外,4 月份还有建信基金以不少于 1.8 亿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产品。博时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亦以不少于 6000 万元的规模踊跃自购。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基金自购热情不减 多家公募低位入场斩获颇丰)

(责任编辑:73)

推荐阅读

小林制药:通晓制药的日化品制造商

admin

全球 AI 学术顶流,如何破译商业密码?

admin

「预防式」 降息加速!如何抓住这波配置红利?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