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可能影响大多数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经济学家担忧,若特朗普如愿以偿获得一个愿大幅削减短期利率的忠诚美联储,结果很可能导致通胀上升,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使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和企业贷款等借贷成本升高。
特朗普上周试图解雇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这创下了美联储 112 年历史上总统首次试图罢免理事的纪录。
特朗普声称此举是基于其任命者提出的指控,称库克涉嫌住房抵押贷款欺诈。
库克在旨在阻止罢免的诉讼中辩称,这些指控只是特朗普真实目的的幌子,其真实目的是谋求对美联储的更多控制权。法院可能于下周决定是否在案件审理期间暂时阻止对库克的解职。
库克被指控在 2021 年 7 月加入理事会之前,将两处房产同时申报为主要居所——此举可能导致其获得比申报为第二居所或投资房产更低的抵押贷款利率。她在诉讼中暗示这可能是文书错误,但未直接回应相关指控。
美联储独立性 「命悬一线」
特朗普及其政府成员毫不掩饰欲加强对美联储控制的意图。特朗普多次要求美联储将关键利率从当前的 4.3% 大幅降至 1.3%。在试图解雇库克之前,特朗普曾因短期利率未下调而多次抨击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并威胁将其免职。
特朗普上周二表示:「我们很快将获得多数席位,这将是件好事。」 他此言意指若成功替换库克,其任命者将以 4 比 3 的投票比例控制美联储理事会。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家、鲍威尔前顾问乔恩·福斯特指出:「库克理事的个案本身,远不如这次行动所显示的美联储遭受冲击的升级趋势重要。在我看来,美联储独立性确实已命悬一线。」
尽管部分经济学家也认为美联储应加快降息步伐,但几乎无人认同特朗普提出的降息 3 个百分点的主张。鲍威尔已释放信号,表明美联储可能在 9 月进行 25 个基点的降息。
经济学家为何推崇美联储独立性
美联储对美国经济拥有广泛影响力。通过下调其控制的短期利率 (通常在经济低迷时采取此举),美联储可降低借贷成本并刺激支出、增长与就业;而当其为应对通胀引发的物价上涨而加息时,则可能抑制经济并导致就业岗位减少。
长期以来多数经济学家更倾向独立央行体系,因其能采取民选官员往往回避的非受欢迎措施。经济学研究表明,拥有独立央行的国家通常能维持较低的通胀水平。
然而像特朗普这样的民选官员更有动机推动降息,因为这能使民众更易购置房产车辆,并在短期内提振经济。
政治干预美联储或加剧通胀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无党派国会预算办公室前主任道格拉斯·埃尔门多夫表示,特朗普要求美联储降息 3 个百分点的主张将过度刺激经济,使消费需求超出经济产能并推高通胀——这与疫情期间的情况如出一辙。
埃尔门多夫警告道:「若美联储受总统控制,美国可能在未来数年持续面临更高通胀。」
尽管美联储控制短期利率,但金融市场决定抵押贷款等长期借贷成本。若投资者担忧通胀持续高企,将要求更高国债收益率,从而推高整体经济借贷成本。
以土耳其为例:总统埃尔多安在 2020 年代初强迫央行维持低利率,当时通胀率已飙升至 85%。直至 2023 年允许央行行使更多独立性后,通胀才得以缓解,但为遏制通胀短期利率曾升至 50%,目前仍维持在 46%。
美国历史上亦有总统干预美联储的先例:林登·约翰逊在 1960 年代中期为越战和反贫困计划增加政府支出,曾胁迫时任美联储主席威廉·麦克切斯尼·马丁维持低利率;理查德·尼克松则在 1972 年大选前施压时任主席阿瑟·伯恩斯避免加息。这两起事件被普遍认为是导致 1960 至 1970 年代持续性高通胀的元凶。
特朗普还主张联邦储备系统应该降低利率,以便让联邦政府更容易地为其 37 万亿美元的巨额债务融资。然而,这可能会分散联邦储备系统的注意力,使其无法履行国会规定的保持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低下的职责。
技术面体现市场反应
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的指标——美元指数近期整体表现相对疲软,处于低位震荡整理的格局,从上周二特朗普试图解雇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后,持续跌势,周一 (9 月 1 日) 小幅走低,目前交投于 97.70 附近,
(美元指数日线图,来源:易汇通)
独立性与问责制之争
总统确实能通过任命美联储理事会成员 (需经参议院批准) 施加影响,但美联储创立之初就被设计为隔绝短期政治压力的机构,理事任期采取交错制且长达 14 年,正是为了确保单一总统无法任命过多成员。
福特汉姆大学法学教授简·曼纳斯指出:「国会创建美联储等独立机构有其深意:他们更倾向于基于专业能力、从客观中立视角做出的决策,而非完全受政治压力左右的决定。」
然而特朗普政府官员声称需要增强美联储的民主问责性。副总统 JD·万斯在 《今日美国》 采访中表示:「那些声称总统在此事上无权干涉的人,实质上是说七名经济学家和律师应在没有民主意见输入的情况下为美国人做出极其关键的决定。」
白宫高级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去年曾撰文主张重构美联储体系,包括大幅简化总统罢免理事的程序。他在文中写道:「这种设计的总体目标,是在保持民主社会必需问责水平的同时,实现独立央行带来的经济效益。」 特朗普已提名米兰进入美联储理事会,接替 8 月 1 日意外辞职的阿德里安娜·库格勒。
未来可能面临更多动荡
特朗普虽数月来持续人身攻击鲍威尔,但其政府当前似乎更聚焦于美联储的整体架构改革。
美联储利率决议由包括鲍威尔在内的七名理事,以及纽约、堪萨斯城、亚特兰大等 12 家地区联储银行行长组成的委员会共同制定。每次会议中有五位地区行长拥有投票权,纽约联储行长享有永久投票权,其余四位则轮换投票。
尽管地区联储行长由其本地董事会遴选,但华盛顿美联储理事会有权投票否决任命。所有 12 位行长都需在明年二月重新接受任命审批,若理事会否决其中一位或多位行长连任,可能引发更大争议。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指出:「最极端的情形是... 干预地区联储行长的重新任命进程,(这将意味着) 事态真正失控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