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一期货
未来一周主要风险事件概述:
亚洲市场对上周五 (9 月 5 日) 美国疲软的非农就业数据作出反应——亚洲股票指数在短期内能否跑赢美国股票指数?
原油可能会对 OPEC+原则性同意在十月增产 137 万桶作出反应——布伦特原油期货会收盘低于 65 美元吗?
日本首相石破茂辞职,自民党寻找新领导;市场预期日本央行将再次加息;很难找到持有日元的明确理由。
法国总理贝雅鲁周一面临信心投票,马克龙总统可能会宣布一位新总理 (将面临信心投票),或者开启提前举行立法选举的途径。标普将于周五宣布其对法国主权评级审查的结果——评级下调的可能性存在,但概率较低。
美国 CPI 和 PPI 是本周的关键数据风险——一份 benign 的通胀报告可能会开启九月降息 50 个基点的可能性。周四的欧洲央行 (ECB) 会议预计将是一次低风险、低波动的会议——利率将保持在 2%。
中国公布 8 月贸易数据、信贷数据和 CPI。中国全国人大会议也吸引市场关注。
美国财政部计划通过续发操作来发行 1190 亿美元的 3 年期、10 年期和 30 年期国债,这一供应量能否抑制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下跌?
联邦储备系统的独立性和可信度——需关注特朗普在试图罢免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库克方面的进展。
看空日元的逻辑持续强化
本周投资热点自日本政坛变局开启:日本首相石破茂采取务实举措,在自民党即将到来的闪电选举前主动辞职。这一结果虽在预料之中,但市场焦点已转向继任者人选及其对日本政治稳定的影响,尤其是自民党潜在联盟伙伴的动向。
新领导层还将面临额外财政措施与预算规模的决策考量,因财政刺激力度对抑制长期日债收益率上行至关重要。这些进展可能进一步强化市场预期——将日本央行下次 25 基点加息的时点推迟至 2026 年。该预期已在市场上显现:互换合约显示市场定价 12 月前仅会加息 12 基点,且市场恢复交易后隐含加息概率可能进一步下修。
(澳元兑日元日线图,来源:易汇通)
这是目前很少有人想持有日元的又一个原因:尽管美元兑日元受限,但预计亚洲日元的疲软将更加广泛,因此澳元兑日元和欧元兑日元的多头在这里更有意义。
美国非农余波:数据修正引发政策反思
市场已充分讨论,上周五发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报告仍在多个层面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美国就业数据表现疲软,但相较于加拿大就业数据的恶化 (减少 6.5 万,失业率升至 7.1%),其表现仍相对良好。加元外汇市场随后将对加拿大央行 9 月 17 日会议降息的预期概率上调至 73%。因加拿大央行与美联储 FOMC 会议同日举行,9 月 17 日已成为风险日程表中的关键日期。
在连续 53 个月正增长后,6 月非农数据下修至-1.3 万,正式终结了这一强劲势头。整体而言,这凸显出美联储与企业共同面临的挑战:驱动关键决策的数据准确性与可靠性,对于维持政策与战略方向的公信力至关重要。
历史数据修正并非新鲜事,但若美联储最初知晓 6 月就业增长为-1.3 万而非+14.7 万,他们极有可能在 7 月 FOMC 会议上降息——这将成为数据失真导致政策结果迥异的经典案例。
劳动力市场松弛积聚:9 月降息 25 基点已成定局
特朗普持续指责鲍威尔与美联储行动滞后或许确有依据。三个月平均就业增长现已降至仅 2.9 万,失业率则连续第二个月攀升至 4.3%。美国劳动力市场明显呈现松弛积累态势。尽管大规模裁员有限,美联储很可能采取先发制人立场以防止形势恶化。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薪酬渠道的恶化:全体雇员平均年薪同比增速放缓,周平均工时亦降至 34.2 小时。
非农数据修正将重回焦点,劳工统计局将公布截至 2025 年 3 月的 12 个月数据初步修正值。市场预期将出现显著下修。
正如疲弱非农数据后的预期,利率互换市场现已定价 9 月降息 50 个基点的微弱概率 (7%)。9 月 FOMC 会议降息 25 个基点已被视作既定事实,预计不会出现联储投票委员的异议。
核心 CPI 与 PPI:关键经济事件风险
若美国核心 PPI 与 CPI 数据较预期更为温和,9 月降息 50 个基点的隐含定价概率可能上升。市场预期核心 CPI 环比增长 0.3%,同比持平于 3.1%。市场将密切关注关税向核心商品通胀的传导,而核心服务通胀预计将放缓。
若核心 CPI 降至 3% 甚至进入 「2 开头」,美国互换合约或将对 9 月降息 50 个基点的概率定价升至 30%-40%。在此情境下,美元指数很可能跌破 97.60,顺周期风险货币 (澳元、纽元、瑞典克朗及南非兰特) 将跑赢大盘。澳元兑美元有望创年内新高——鉴于澳洲联储本轮周期可能仅剩一次降息 (甚至为零),澳元多头战术配置吸引力上升。
(澳元兑美元日线图,来源:易汇通)
美股应能强势突破新高 (标普 500 与纳斯达克 100 指数),部分原因是美债收益率下降将提升久期权益资产的净现值。降息 50 基点预期升温与通胀担忧缓解相契合,同时第三季度 GDP 增速预计追踪在 2.5%-3% 区间,企业盈利强劲且美元走弱将为美股跨国公司提供顺风环境。
若美国 CPI 意外走高:市场反应推演
若美国核心 CPI 同比增速意外升至 3.2% 以上,或将引发 2 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 5-10 个基点,从而推动美元温和走强。尽管债券投资者本周还需消化 1190 亿美元的美债发行供给,但由于 9 月降息 25 个基点几乎已成定局,短期美债收益率的上升空间将受限。
然而,市场对远期降息的预期将会收缩,目前低于美联储中性利率假设的终端联邦基金利率定价 (现为 2.87%) 将会上修。美股可能表现疲软——尽管上周买盘曾在盘中下跌时提供支撑,但若滞胀风险加剧,这种支撑力度或将消退。
美债遇冷之际 黄金才是真正赢家
(现货黄金最近 10 日分时图,来源:易汇通)
尽管美债持续获得买盘青睐,真正的赢家仍是黄金。过去 10 日金价走势图呈现标准的 「左下至右上」 强势攀升格局。
无论将近期金价走强归因于何种基本面因素 (任何解释都可能成立),其与标普 500 指数及美债缺乏统计相关性的独立强势表现,对寻求通过多元化配置降低组合波动的多资产管理者极具吸引力。
海外事件风险梳理
除美国经济数据外,周四欧洲央行会议预计影响有限——几乎必然维持利率于 2% 不变,且不太可能释放政策调整紧迫信号。
中国本周则迎来数据密集发布期:8 月贸易数据 (进出口)、信贷数据 (新增贷款与社会融资总额) 及 CPI 将陆续公布。
法国政局进展亦需密切关注,市场将聚焦法国 10 年期 OAT 国债与德国 10 年期国债利差是否走阔。
法国政治大戏可能夺走欧洲央行会议的市场关注度,若市场对法国提前举行立法选举的预期升温,不仅可能推升欧元波动率,更会增加惠誉下调法国主权评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