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 10 月 17 日电 (吴郑思、张瑶)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周五 (10 月 17 日) 延续分化走势。虽然主要活跃板块多数承压下挫,但贵金属和 「反内卷」 相关品种走强,为市场提供支撑。截至收盘时,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收报 1478.93 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2.75 点,涨幅 0.19%;中证商品期货指数收报 2040.77 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3.54 点,涨幅 0.17%。
分品种来看,贵金属仍是市场最耀眼的明星。在国际金价突破 4300 美元的背景下,沪金主力合约历史性触及 1000 元/克上方,同步刷新历史新高,沪银也大涨超 2%,站稳 12000 元/千克关口,双双再创历史新高。另外,基本面边际好转迹象则提振碳酸锂盘中冲高,并触及逾一个月新高。相比之下,过剩压力突出的烧碱、油品则集体弱势下挫。
图为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日内走势图 (来源:新华财经专业终端)
沪金突破千元大关刷新历史新高 碳酸锂刷新逾一个月新高
避险情绪弥漫令贵金属涨势难止。17 日伴随着国际金价进一步突破 4300 美元关口,并将历史新高刷新至 4380 美元,沪金也借势强势走高,盘中历史性的首次站上 1000 元/克关口。沪银也跟随国际银价飙升至 54 美元/盎司上方的脚步,终盘涨超 2%。分析来看,虽然近期地缘局势趋于缓和,但美国政府停摆的延宕,则构成了新的避险来源。而隔夜美国区域银行信贷暴雷,叠加参议院第十次否决临时拨款法案,以及贸易紧张局势仍在持续,贵金属等避险资产受到追捧。加之对美联储年内继续降息的预期随着联储官员的表态进一步强化,市场对黄金的投资热情高涨。不过,在金银不断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追高风险,而交易所层面也连续出手,警示风险。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 16 日先后发布做好近期市场风险控制工作的通知;17 日盘后,上期所宣布将自 10 月 21 日收盘结算时起上调黄金和白银期货交易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幅度。
在基本面边际改善迹象的提振下,碳酸锂主力合约 17 日高位震荡,终盘录得 2.55% 的涨幅,盘中更是触及逾一个月高位。据南华期货介绍,当前碳酸锂市场需求较好,仓单持续大幅去库,年底前下游锂电材料企业需求预计维持环比增长态势,随着排产提升与实际需求释放,有望拉动锂盐现货采购需求,对期货价格形成阶段性托底力量。国投期货也指出,目前现货市场仍处于金九银十的旺季过程中,实际需求表现较为旺盛,正极材料厂整体生产积极,纯电重卡项目不断推进叠加传统车销旺季,订单增长明显。同时,「反内卷」 使得市场对碳酸锂预期出现积极变化,补库需求积极。但该机构也提示,就目前的库存水平而言,进一步补库潜力有限,偏高库存水平客观而言增加了风险,需求旺盛持续性有限。
烧碱重挫超 4% 玻璃再度转跌触及两个半月新低
国内能化板块 17 日继续大面积走弱。其中,烧碱更是大幅收跌 4.31%,领跌当天商品市场。新产能集中释放和下游需求增量不及预期,使得烧碱基本面供需矛盾加剧,被认为是导致烧碱期价大跌的重要原因。行业机构的统计显示,今年国内烧碱新增产能实际落地或超 200 万吨,其中有超 100 万吨产能的装置将在四季度投产,且年内多数时间烧碱周产量维持在 80 万吨以上,这使得烧碱供应端压力突出。但在需求方面,氧化铝价格持续走弱使得氧化铝新装置投产存在不确定性,这导致烧碱未来供需面存恶化可能。不过,与预期弱化形成对比的是,国内部分地区的检修增加或令开工率下滑,则支撑了烧碱现货价格相对坚挺。在部分分析机构看来,现货市场的坚挺表现和对未来氧化铝工厂备货的积极预期,或限制烧碱进一步下跌幅度。
玻璃在昨日小幅企稳后 17 日再度大跌近 3.7%,收盘确认跌破 1100 元/吨关口,盘中触及 7 月初以来新低。基本面恶化依然是玻璃大跌的主要原因。最新行业数据显示,本周国内玻璃开工率走高,企业库存连续增加,这与当下的 「银十」 旺季应有的表现相去甚远,从而导致玻璃市场悲观情绪急速升温。在部分分析机构看来,基本面疲弱使得玻璃期价反弹驱动不足,或维持弱势震荡;中长期或更多关注能否有增量利多政策的出台。
其他品种方面,原油及相关品种仍是 17 日市场表现最弱的板块。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进一步强化油市过剩担忧的背景下,国际油价隔夜大幅回落超 2%,由此拖累国内 SC 原油及高低硫燃料油集体下挫,收盘均录得超过 2% 的跌幅,SC 原油更是刷新四年来新低。
编辑:郭洲洋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