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对 OPPO 来说是个格外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它刚迈过三十周年的里程碑,一边朝着高端品牌转型的关键目标稳步前行,另一边却也绕不开行业里此起彼伏的 「掉队」 讨论。
要知道,它曾是手机行业里实打实的头部玩家,如今的市场排名却落在了华为、小米、vivo 的后面。
比市场排名下滑更刺痛的,是突如其来的产品信任危机。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都在反映手机出现 「屏幕绿线」 的问题,这也成了当下绕不开的新话题。
而这一切恰好发生在 Find X9 系列发布的关键窗口期。
作为 OPPO 三十周年的旗舰献礼,该系列凭借哈苏影像升级、超大容量电池等亮点创下系列预订量新高,被寄予推动高端化突破的厚望。
但信任危机的叠加,无疑给这场承载品牌转型野心的关键战役,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突然出现的绿线,成了 OPPO 用户心里的疙瘩
最近,社交平台上有不少 OPP0 和一加手机的用户反映,自己的手机屏幕会突然冒出一条横贯画面的绿色竖线,怎么按、怎么重启都消不掉。
最开始,大家还以为只是个别情况,可能是自己不小心摔了、碰了,或是运气不好赶上了 「瑕疵机」。可慢慢翻下去才发现,发帖的人越来越多。
更让人在意的是,这些出问题的手机,似乎藏着一个相似的时间规律——大多是用了快四年的时候。
而且不管是 OPPO 主品牌,还是一加,从不同定位的机型里,都能找到 「绿线」 的影子。
像高端的 Find X 系列,有人用着 Find X3,充电的时候屏幕就突然出现了绿线。
走年轻化路线的中端 Reno 系列也一样,比如 Reno 12 的用户,同样是在充电时遇到了一模一样的情况。
就连一加的 OnePlus 9 Pro,也有用户碰到了屏幕绿线的问题。
面对这样普遍的产品故障,有不少用户反映,官方其实出了政策,说只要激活还没满四年,就能免费换屏幕。
可等消费者真的跑到售后服务中心,得到的答复却五花八门,跟之前说的完全对不上。
有人到了售后,工作人员一开口就问有没有发票,说没有就不能享受免费维修。
可很多人买手机已经两三年了,发票早就不知道放哪儿了。
有人被要求先去线下检测,看看手机有没有拆修过,结果到了门店,又被告知检测要收 199 元,还得出示手机盒子和保修卡。
「我手机都用了快四年了,盒子早扔了,保修卡也找不到了。」 有用户无奈地说,当时工作人员告诉他,没有这些东西,换屏就得花 399 元,还补了一句 「就算换了,半年后大概率还会出同样的问题」。
而那些手机激活已经超过四年的用户,处境更尴尬。售后明确说过保了,换屏必须花钱,这让他们更气愤。
有人在网上吐槽:「这明明是品控问题,凭什么要我们消费者买单?」
还有人忍不住反问:「OPPO 旗舰机的寿命,就只有四年吗?」
可现在,一道突然出现的绿线,不仅影响了手机的使用,更让大家心里的那份信任,悄悄打了折扣。
而对于产生绿线的原因,OPPO 官方服务账号 「OPPO 服务」 称,「我们产品的各项指标均按照远远超 1 年的标准来设计的。随着产品的常年使用,以及一些环境变化因素 (如低温、高温、潮湿和气候腐蚀等)导致电子产品性能有所损耗,可能出现一些硬件故障,建议您可尝试提前备份好重要信息,再携带购机凭证前往就近的服务中心检测处理。」
OPPO 市场份额被挤出前三
时间周期拉长来看,OPPO 的那道 「绿线」 不仅仅是一个硬件缺陷,更像一个隐喻,精准地划出了 OPPO 在狂飙突进后所面临的增长裂痕——曾经凭借精准营销和渠道优势叱咤风云的巨头,正站在十字路口,显露出疲态。
在国内市场,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三季度,OPPO 国内出货量 990 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 0.4%。不过,OPPO 的市场份额与前面的 vivo、苹果、华为、小米有着不小的差距。
今年前三个季度,OPPO 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15.7%、15.5%、14.5%,其中前两个季度,OPPO 一直稳居第三,而进入第三季度,OPPO 的市场份额排名则降至第五。
在全球市场,OPPO 的表现同样乏力,尤其在高端智能手机领域。IDC 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OPPO 市场份额排全球第四,vivo 紧随其后,而到了第三季度,OPPO 市场份额已经跌出全球前五,只能归于 「其他」 类别,与第一梯队渐行渐远。
第三季度,OPPO 市场份额跌出行业前三,与其高端化进程缓慢密切相关。每年 9 月苹果发布新机,其他品牌普遍选择避其锋芒,但随着越来越多国产品牌加入高端竞争,能否在激烈市场中保持韧性,已成为关键考验。
从长期表现看,OPPO 在高端市场的存在感仍然不足。以第三季度为例,苹果凭借 iPhone 17 系列实现出货量 1010 万台,市场份额达 15.8%;华为 Mate 70 系列也表现强劲,单季度出货超 320 万台,推动华为以 15.2% 的份额位居第三。相比之下,OPPO 的 Find X8 系列尽管口碑良好,但销量未能实现突破,与苹果、华为的高端份额差距明显。
华为依托麒麟芯片回归与卫星通信技术重夺高端市场;小米凭借折叠屏突破与影像升级站稳 4000 元以上价位;荣耀则借助 MagicOS 生态与精准定价策略快速提升份额。而 OPPO 不仅高端机型表现乏力,中低端市场也陷入 「内外夹击」——Reno 系列与一加产品价格重叠,形成内耗;K 系列虽以低价策略拉动短期销量,却削弱了品牌溢价;A 系列在低端市场则受到红米、iQOO 的持续挤压,性价比优势不再。
一道突如其来的 「绿线」,不仅划在用户的屏幕上,也清晰地划出了 OPPO 在高端化与存量竞争时代所面临的品控与信任危机。技术护城河尚未建成,市场根基又遭遇挑战,OPPO 的当务之急,已不仅是追赶对手,更是修复与用户之间的那道裂痕。三十而立的 OPPO,若想穿越这场 「中年危机」,必须在技术创新、品控管理与用户服务上做出更深刻、更坚决的回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财经 (ID:finance_ifeng),《公司研究院》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