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动态

从开放进博,看见大众汽车 「在中国、为中国」 新答卷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作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以下简称 「进博会」) 不仅是跨国企业展示创新实力与发展活力的舞台,更成为观察其深耕中国战略的一扇窗口。第八届进博会期间, 「八年全勤生」 大众汽车集团携旗下四大品牌八款车型,以及整车平台 (CMP)、CEA 电子电气架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等前沿技术成果亮相,不仅标志着集团 「在中国、为中国」 战略迈入 「全面交付」 新阶段,更折射出当下汽车产业发展演进的新趋势、新成果。

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大众汽车集团 (中国)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在 2025 年进博会上,我们将全面呈现 『在中国,为中国』 战略指引下的焕新产品阵容与强大技术实力,展示近三年来积极实施战略转型的切实成果。」

从 「蓝图」 到 「交付」,加速构建产品与技术矩阵

2025 年是大众汽车集团 「在中国,为中国」 战略转型迈入 「交付模式」 的开局之年,如何触达更多消费者至关重要。在本届进博会上,集团旗下大众、奥迪四环、AUDI 品牌、保时捷四大品牌共展出八款重磅车型,覆盖主流到豪华细分市场,其中五款为电动化车型,彰显出集团战略转型的决心。

贝瑞德表示,在集团的规划中,2025 年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期,将上市首批基于 「在中国,为中国」 战略打造的全新车型;2026 年和 2027 年,计划推出约 30 款全新电动化车型。「我有信心我们的销量将逐步企稳并实现回升。」 他表示。

数据显示,2019 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汽车产量超过 400 万辆,2024 年这一数字约为 300 万辆。「从中期来看,我们希望借助电动汽车业务的发展,逐步回到过去的产量水平。」 贝瑞德补充道。

展会现场,除了颇为吸睛的车辆外,以 CMP 平台、CEA 电子电气架构、ADAS 驾驶辅助系统为代表的技术集群同样亮眼。其中,外界尤为关注的 CEA(China Electronic Architecture) 平台的重要性从其英文名中的 「China」 即可见一斑。该平台为大众携手小鹏汽车、大众汽车中国技术公司 (VCTC) 和 CARIAD 中国专家共同开发的 「智慧大脑」,可支持搭载高阶驾驶辅助功能、AI 智能助手和并快速稳定的整车 OTA,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eaf18f04a5644749ba3cca02083a5b85.png

根据规划,ID. AURA 作为首款基于本土研发 CMP 平台的纯电轿车,直接搭载 CEA 架构与 L2++级驾驶辅助,计划 2026 年量产。2027 年起,CEA 架构还将从大众品牌本地在研的纯电动车型,拓展应用至在华生产的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进一步巩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集团还将于 2026、2027 年分别推出面向主流走量市场的 CMP 平台、面向中高端细分市场的 CSP 平台,这两大平台不仅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也在技术能力上全面对标中国市场的竞争需求。未来大众还将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需求,对其电动化平台 「基石」——研发模块化电驱动平台 (MEB) 进行进一步升级,多线并进地构建智电化时代新的技术护城河。

从 「供应商」 到 「同行者」,携手生态伙伴铸就 「硬实力」

近年来,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趋势日益凸显,AI、芯片、软件等技术加速 「上车」,汽车间的竞争也逐渐从 「马力」 转向 「算力」。以华为、地平线、Momenta 等为代表的中国创新力量正加速走入传统车企视野,从 「供应商」 变为 「同行者」,合作开发模式正在汽车行业内快速渗透。

于大众汽车集团而言,「德系工艺+中国创新」 的中德合作模式正激发出澎湃的发展活力。进博会开幕当日,大众集团宣布,集团旗下软件公司 CARIAD 与中国智驾科技公司地平线联合成立的合资企业——酷睿程 (CARIZON),将在中国自主设计与研发系统级芯片 (System-on-Chip,SoC)。该款系统级芯片能赋予车辆 「思考」 的能力,实时处理来自摄像头和传感器的大量数据,从而在复杂路况下做出更安全、顺畅、智能的决策。

17a852daaf8a427fbd0317b0f21ba34f.png

「自研系统级芯片项目的开启,标志着我们在技术创新征程上又迈出关键一步,也再次兑现了集团始终以中国客户需求为中心的长期承诺,让更智能、更安全、更流畅的驾驶体验融入中国消费者的日常出行。」 贝瑞德表示。

技术协同效应正愈发显著,不断夯实大众汽车集团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 「底座」。CEA 电子电气架构通过内嵌先进的 AI 能力赋予车辆强大的 「思考」 和 「感知」 能力;依托酷睿程的自研 AI 数据平台 「GAIA」、集团在华开发的新一代 ADAS 系统在感知、预测和决策等方面也迎来全面升级;本土自研的 CMP 平台整合了行业领先的电池系统、电驱技术与精湛的德系工程品质,为安全、耐用与可靠的用车体验保驾护航。

贝瑞德强调,深化与本土科技公司的合作,是集团敏捷应对市场变化、驱动创新的关键。也让大众在多项前沿技术上形成了自主的解决方案开发能力,构筑了持续发展的坚实根基。

中国经验正在加速赋能大众汽车集团的全球发展。如今,集团在中国开发一款新车型的周期已缩短至 24 至 30 个月;凭借相关经验,大众汽车品牌也将欧洲市场的产品开发周期从原先的 48 个月加快至 30 至 36 个月,显著增强了其在欧洲及全球其他地区的竞争力。

「作为一家全球科技驱动型企业,大众汽车集团持续在关键未来技术领域夯实创新根基。中国市场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在中国自主设计与研发系统级芯片,集团正在掌握未来智能出行的关键技术,这将进一步巩固集团的长期创新能力,并推动中国成为大众汽车集团全球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总结道。

从 「在中国」 到 「为中国」,以长期主义深耕中国市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众汽车集团展现出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和战略耐心。近年来,大众汽车集团持续深化推进 「在中国,为中国」 战略。凭借强大的本土研发实力、长期稳固的合资合作与前瞻性的全新本土合作关系,稳步前行。

一方面,在燃油车领域,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超过了 20%,下一步其主要燃油车型将推出插电式混动版本;另一方面,在新能源车领域,集团旗下大众、奥迪均将推出一系列新能源车型,并搭载自研或联合研发技术。

另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到 2027 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市场推出约 30 款新能源车型;到 2030 年,这一数字将增至约 50 款,其中包括 30 款纯电动车型,充分满足中国客户的多元化出行需求。凭借强大的产品矩阵,集团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市场外资车企 「第一梯队」 的地位,并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发挥引领作用。

在华投资方面,大众汽车集团超过九成的投资都来自在中国本地创造的利润,有效支持了合资企业的转型,无需集团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集团仅在关键的结构性项目上进行直接投资,比如我们向位于合肥的全新研发中心投入 25 亿欧元,为业务模式转型奠定基础。」 贝瑞德补充道。

本届进博会成为大众汽车集团坚定深耕中国市场、坚持长期投入的又一力证。秉持 「在中国,为中国」 战略,大众汽车集团近年来持续投资强化本土研发实力。展望未来,大众汽车集团将进一步深化与本土伙伴的合作,推动中德汽车产业携手共进。

 

编辑:湛玮琦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