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 摄
两个月多款车型遭召回
近期,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沃尔沃召回超 5600 辆汽车,涉及 XC90、S90、XC60 等车型。
具体来看,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和沃尔沃汽车销售 (上海) 有限公司,决定自即日起召回以下车辆:生产日期从 2024 年 4 月 8 日至 2025 年 6 月 11 日的部分国产插电式混合动力 XC60 汽车,共计 3378 辆;生产日期为 2022 年 7 月 25 日的部分国产纯电动 C40 汽车,共计 1 辆;生产日期为 2023 年 8 月 9 日的部分国产纯电动 XC40 汽车,共计 1 辆。
召回编号 S2025M0110V:生产日期从 2024 年 5 月 6 日至 2025 年 6 月 11 日的部分国产插电式混合动力 S90 汽车,共计 1520 辆;生产日期从 2021 年 8 月 4 日至 2022 年 10 月 24 日的部分国产插电式混合动力 S60 汽车,共计 4 辆。
召回编号 S2025M0111V:生产日期从 2024 年 4 月 25 日至 2025 年 6 月 11 日的部分进口插电式混合动力 XC90 汽车,共计 76 4 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由于制动控制模块的软件偏差,当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PHEV) 在 「B」 挡驱动模式或纯电动车 (BEV) 在 「单踏板驾驶」 模式,在不踩制动踏板且持续下坡滑行超过 1 分 30 秒的情况下,车辆可能失去制动功能,存在安全隐患。
孙婉秋摄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和沃尔沃汽车销售 (上海) 有限公司将委托沃尔沃汽车授权经销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制动控制模块的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对于何时开始此轮召回,《国际金融报》 记者向沃尔沃中国区客服致电询问,但截至发稿,对方一直处于通话阶段,电话并未被接通。
这也是一个月左右,沃尔沃再度召回。
今年 5 月 23 日,沃尔沃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决定召回 2024 年 9 月至 12 月生产的 1.25 万辆国产 S60 和 S90 车型,因玻璃胶粘性不足可能导致碰撞中玻璃松脱,两次召回间隔不过 30 多天。
在华销量创五年新低
沃尔沃当前的困境远不止召回。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沃尔沃全球共销售 17.22 万辆,同比下降 6%。其中,欧洲市场 9 万辆,同比增长 23%;美国市场 3.1 万辆,同比增长 17%;中国市场跌破 4 万辆,同比下滑 12%,是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
受销量下滑及 180 亿瑞典克朗降本计划的一次性成本影响,沃尔沃利润大幅缩水,营业利润约 19 亿瑞典克朗,去年同期为 47 亿瑞典克朗。
事实上,中国市场的低迷持续已久。去年全年,沃尔沃在华销量同比下滑 8%,创下近五年新低。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与公司电动化转型滞后,中国市场 「价格战」 竞争激烈等密不可分。
尽管很早之前沃尔沃品牌便制定了电动化战略,但实际落地效果却差强人意。其推出的 EX30 车型,因 20 万元起的过高定价和智能化方面的短板,上市后市场反响冷淡。根据车主指南数据,EX30 今年前 5 个月累计销量为 459 辆;高端 MPV 车型 EM90 销量仅 191 辆,单月销量最低 23 辆,最高未破百,仅 83 辆,远低于预期。
为挽回市场份额,沃尔沃开启了激进的降价策略,2026 款 XC60 上市即降价 14 万元,S90 燃油版降价 10.6 万元,XC90 起售价更是下调 16 万元。除官方降价外,经销商还额外提供 6 万至 10 万元折扣。
大幅降价虽在短期内刺激了部分车型销量,却也损害了品牌形象。
左宇 摄
开启裁员
业绩压力下,沃尔沃中国区也开始裁员了。
7 月 7 日,有消息称,沃尔沃位于上海嘉定区的技术研发中心员工收到了公司人事谈话要求,内容涉及裁员与补偿。
据悉,此次沃尔沃中国区裁员主要涉及上海技术研发中心的员工,岗位涉及工程、研发、供应链管理等,裁员赔偿基本为 N+3(N 为工作年限) 个月工资。
据报道,此次裁员的具体人数未知,部门之间裁员比例不同,从 10% 到 70% 都有涉及。同时,此次裁员流程迅速,6 月 30 日收到通知、分批面谈,到 7 月 2 日已经基本都走完流程。
事实上,今年 5 月,沃尔沃就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 3000 人,其中 1200 个岗位位于瑞典本土,其余 1800 个分布在其他市场。沃尔沃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裁员约占公司白领员工的 15%,将产生 15 亿瑞典克朗 (约 11 亿元) 的一次性重组成本,并于今年秋季之前完成新的结构调整。
公司首席执行官汉肯・塞缪尔森表示,「汽车行业正处于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我们必须改善现金流生成能力,并结构性地降低成本。」
资料显示,沃尔沃目前在全球拥有 43500 名全职员工及 3000 名劳务派遣人员,3000 人的裁员规模约占全职员工总数的 7%。业内人士推测,中国市场的实际裁员幅度很可能远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