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动态

这一波罚了 11 家券商投行,2 家债券承销遭停半年,处罚还涉及 7 位高管

督促券商从事投行业务归位尽责,切实发挥 「看门人」 作用,这一步调依然紧密,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对券商投行业务监管,压严压实中介机构 「看门人」 责任。据证监会官网,证监会组织对部分券商投行内部控制及廉洁从业情况开展了现场检查,13 家券商投行专项检查结果出炉。

一是开源证券、中原证券两家券商公司债券承销业务暂停 6 个月。对于两家公司,证监会要求公司全面整改,切实吸取教训。

二是 11 家券商投行、43 名有关从业人员被罚。11 家券商投行至少包括中信建投、海通证券、银河证券、国信证券、东北证券、中航证券、东方证券承销保荐 (已吸收至东方证券)、华泰联合承销、兴业证券、光大证券等。

image

证监会通报券商投行业务内部控制及廉洁从业专项检查情况

在这次证监会的通报中,涉及的券商高管包括中信建投分管投行业务高管刘乃生,海通证券的时任分管投行业务高管姜诚君,开源证券的总经理李刚以及时任分管债券业务的公司高管杨彬,还有东北证券的时任分管投行业务高管梁化军,中原证券总经理李昭欣、时任分管投行业务高管花金钟,这些高管因在投行业务中未能充分履行职责或存在违规行为而被点名。

image

证监会通报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内部控制及廉洁从业专项检查情况 (部分)

从检查情况看,通过近年来持续从严监管,大部分券商较为重视投行内控基础制度建设,由业务部门、质量控制、内核合规构成的 「三道防线」 内控体系运行总体有效,项目执业质量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个别证券公司仍存在投行内控把关不严等问题,一些项目尤其是债券承销项目尽调核查工作不到位,没有全面落实勤勉尽责的要求。

一方面,对违规问题较多、部分情节严重的中信建投采取监管谈话措施,要求公司全面整改,切实吸取教训。

另一方面,对违规情节相对较轻的海通证券、银河证券、国信证券、东北证券、中航证券、东方证券承销保荐 6 家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此外,对违规情节较轻的华泰联合、兴业证券、光大证券 3 家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要求针对性解决尽调、内控短板问题。

同时,证监会还对 43 名直接责任人员及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分别采取了监管谈话、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监管措施。人员涵盖公司主要负责人、分管投行业务负责人、内核负责人、质控部门负责人、业务部门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并要求公司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追责。

image

11 家券商投行、43 名有关从业人员被罚 (截图部分)。

据记者了解,证监会将坚决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新 「国九条」 等资本市场 「1+N」 文件部署,督促所有行业机构以案为鉴、以案促改,持续强化投行业务监管,及时评估监管效果并持续改进监管工作,推动保荐机构进一步提升执业质量,坚守廉洁从业底线,更好发挥证券公司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功能作用。

累计 18 家券商投行被点名,处罚逐年有升

就在 10 月 18 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今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称,将进一步塑造良好市场生态。落实监管要 「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严惩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违规减持等行为,切实维护市场 「三公」。强监管不是严而无度,关键是通过依法有效监管,使市场各方各尽其责、各得其所,促进强本强基。

他还提到,要在加强监管的同时,鼓励践行 「五要五不」 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督促上市公司、行业机构等坚守法治诚信、契约精神,履行信义义务和受托责任,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股权文化,为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创造优良 「软环境」。

可以看到,证监会一系列监管措施落地,进一步体现了监管 「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态度。今年 4 月 12 日,新国九条 《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出炉,围绕资本市场建设,证监会主席吴清谈到,证监会将系统化推进落实 《意见》,包括在强监管方面,将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全面落实监管 「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记者翻阅了 2022 年 11 月底证监会通报的券商投行业务内部控制及廉洁从业专项检查情况,对比来看,本次现场检查在覆盖面、追责范围、处罚力度等方面较往年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是证监会落实监管 「长牙带刺」 要求的具体体现。

其中,2022 年年底,证监会对华金证券、华龙证券、民生证券、国泰君安证券、联储证券、华安证券、招商证券等 7 家券商投行采取了措施。

对违规问题多、情节严重的华金证券,采取责令改正、暂停保荐和公司债券承销业务 3 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要求公司立即全面整改,着力加强投行管控。对违规问题多、情节严重,且涉及个案违法的华龙证券,综合采取行政处罚、监管谈话等措施,要求公司全面整改,切实吸取教训。对违规情节相对较轻的民生证券、国泰君安证券、联储证券、华安证券、招商证券 5 家公司分别采取了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监管措施,要求针对性解决内控短板问题。对存在轻微问题的证券公司,予以监管关注和提示。

同时,证监会还对 26 名直接责任人员及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分别采取了监管谈话、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监管措施。人员涵盖公司主要负责人、分管投行业务负责人、内核负责人、质控部门负责人、业务部门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并要求公司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追责。

综合两次通报,2022 年年底、2024 年年初,合计有 18 家券商投行被点名,证监会对投行内控现场检查早已进入常态化。核心内容就包括了执业质量、制度建设、运行效能、人员保障等多个维度。

据财联社记者近年来跟踪报道,监管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持续提升券商内部控制、廉洁从业管理效能的重视,旨在通过加强内控和廉洁从业建设,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比如,证监会 2018 年推出 《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指引》,提高投行类业务内部控制水平、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压实主体责任、防范化解风险;又或是中证协摸底行业内控、廉洁从业等情况,与文化建设以及其他评价挂钩等等。

是 「投资者是市场之本」 的基本要求

为何如此重视内部控制以及廉洁从业工作?综合记者采访,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动因:

首先,这是 「投资者是市场之本」 的基本要求。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今年 「5·15 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 活动上就表示过,证监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作为自己的根本使命和工作的重中之重。

综合来看,一方面,内部控制和廉洁从业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的透明度,增强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另一方面,投资者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内部控制和廉洁从业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防止因金融机构的不当行为导致投资者损失。

吴清称,要进一步推动行业机构提升专业服务水平。行业机构连接投融资两端,必须倾注更多的精力来服务投资者。要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端正经营理念,回归本源、守正创新,恪守信义义务,增强专业能力。

其次,全面合规、有效运行的投行内控机制是投行执业质量的基础。投行内控制度是否健全、运行是否有效、人员及保障是否到位,均是保荐机构真正发挥 「看门人」 功能,夯实注册制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

再者,拥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和廉洁从业体系的金融机构,往往能够提供更加可靠和高质量的服务,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也是迈向一流投行的必经之路。

3 月 15 日发布的 《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 (试行)》 提到,力争通过 5 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 「教科书式」 的监管模式和行业标准,行业机构定位得到校正、功能发挥更加有效、经营理念更加稳健、发展模式更加集约、公司治理更加健全、合规风控更加自觉、行业生态持续优化,推动形成 10 家左右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意见》 提到,机构要坚守业务本源、稳慎推进业务创新,确保组织架构设置、业务发展与合规风控水平、专业能力相匹配。

今年 5 月 10 日,证监会修订发布 《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明确要求上市证券公司,以更鲜明的人民立场、更先进的发展理念、更严格的合规风控和更加规范、透明的信息披露,努力回归本源、做优做强,切实担负起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 「领头羊」 和 「排头兵」 作用。《规定》 的发布实施,将有利于督促和引导证券行业全面践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全面落实新国九条,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服务投资者水平。

第四,也有部分受访的业界人士谈到,金融行业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控制和廉洁从业的表现。「其实很好理解,重视内控和廉洁的行业更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目前行业确实存在一些错误理解的形象,这既需要监管,也需要行业集体自我发力矫正。」

《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 (试行)》 要求,要推动行业廉洁从业文化建设,持续完善廉洁从业监管规则,督促行业机构完善廉洁从业风险防控机制。针对注册制下 「围猎」 监管、不当入股等廉洁从业突出问题,加强问责惩治,形成有效震慑。建立行贿惩戒长效机制,大力整治各类谋取、输送不正当利益行为。不断强化防范证券基金领域政商 「旋转门」 的制度执行、惩戒震慑和长效机制。

推荐阅读

健闻咨询

admin

蔚来 「新车发布会」 变 「财务危机说明会」,李斌回应分拆融资与裁员质疑

admin

制造业 PMI 连续两个月回升,新订单指数回到扩张区间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