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报道
- 【财新周刊】 封面报道之二|日本逃离通缩
- 【财新周刊】 徐小庆|关税冲击下人民币何去何从?
- 管涛:人民币国际化需接轨国际标准、发展直接融资
- 央行上海总部: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在离岸贸易结算中的应用
- 什么政策能避免通缩长期化
- 朱光耀:中国应对稳定币的战略必须围绕人民币展开
- 盛松成:积极探索人民币作为类避险货币的可能性
【旭才科技】「如何才能既走出通缩,又能保持人民币的稳定地位,还能继续保持和促进经济和资本市场开放,这是中国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融资与资金管理局局长金中夏提出,要回答这一难题,须置于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框架中讨论思考。
在近日的 「2025 国际货币论坛」 分论坛 「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历史、现状与未来」 上,金中夏指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是,一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反映出一国相对于美国的经济表现,但是也未必能反映一国经济规模的实际变动幅度。中国经济也在这样一个国际货币体系的框架下运行,现实中面临的很多问题都跟这个体系有关。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霍侃 | 版面编辑:刘春辉
更多更快财经资讯请看财新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