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讯

「退隐江湖」 不足一周 「淘宝第一个程序员」 新去处曝光

【TechWeb】8 月 19 日消息,阿里内网状态悄然变更为 「退隐江湖」 不足一周,蔡景现 (花名 「多隆」) 已有了新动向。这位被称为 「淘宝第一个程序员」 的技术大牛,正式加盟贝联珠贯,担任技术合伙人。

8 月 18 日,贝联珠贯创始人兼 CEO、前阿里 P10 技术专家林昊 (花名:毕玄) 在公众号推文中称:「很神奇,我和多隆都没有想到,在 AI 时代,我们竟然又有了联手做点事情的机会和缘分,这个事情就是基于 AI Agent 来改变运维服务,让每家公司都有 N 个不同领域的 『多隆』,从而提升运维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该推文配图显示,多隆已于 8 月 6 日加入贝联珠贯,推测这可能是他入职的第一天。8 月初,多隆在阿里内网的状态悄然变更为 「退隐江湖」,从 2000 年 8 月 1 日加入阿里到今年正式离职,他在阿里任职长达 25 年。

曾是阿里最低调合伙人

2000 年,蔡景现从杭州大学生物系硕士毕业后加入初创不久的阿里巴巴,2003 年被马云拉进一个秘密项目,和另外两位工程师一起从零开始,搭建一个名叫 「淘宝」 的网站,负责搭建交易系统和论坛架构。

蔡景现不仅是淘宝的第一位程序员,也是淘宝的创始人之一。因对技术的专注,在阿里技术小二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困难,找多隆。」 从 2003 年 5 月淘宝第一版本上线,直到 2007 年,他一个人维护着整个淘宝的搜索引擎。

2014 年起,蔡景现担任阿里云智能事业群高级研究员,专注于云计算领域技术研发。同年 4 月,蔡景现通过合伙人提名委员会审核,因其对淘宝业务的创纪录贡献及单纯专注的技术特质,于同年 9 月正式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

2017 年,蔡景现以 26 亿身家登上胡润财富榜,排名第 1629 位。这一年他 41 岁。

2023 年 7 月,阿里发布的年报信息显示,蔡景现不再担任集团合伙人职务。此次调整与阿里 「1+6+N」 组织架构变革同步,蔡景现担任阿里巴巴云智能事业群高级研究员。

2025 年 8 月初,他在阿里内网的状态变更为 「退隐江湖」,正式结束 25 年阿里职业生涯。

贝联珠贯创始团队均在阿里工作过

今天上午,「淘宝第一个程序员」 新去处曝光相关词条登上热搜。蔡景现加入的贝联珠贯也成为关注焦点。

天眼查 APP 显示,贝联珠贯公司成立于 2021 年 11 月,总部位于杭州,注册资本为 1000 万元,经营范围包括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等,最终受益人为林昊,最终受益股份约 86.67%。

成立至今,贝联珠贯共完成两轮融资。2023 年 7 月获得 5000 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元璟资本、红杉中国种子基金、舟轩投资;2024 年 10 月获得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投资方为将门创投、西湖科创投、元璟资本。

根据贝联珠贯官网信息,该公司 6 位核心创始人员均在阿里工作过。创始人兼 CEO 毕玄曾在阿里工作 14 年,参与和主导设计、落地了阿里的多轮重要的技术演进。联合创始人林轩在阿里工作过 11 年,合伙人墨三为前阿里 P9,组建了阿里云大交通行业架构师团队。

投身 AI 成为阿里技术大牛离职新去处

要说这两年技术领域最热的关键词,AI 一定榜上有名。和蔡景现一样,从阿里离职的技术大牛,大多都投身 AI 行业。

2023 年 3 月,原阿里巴巴副总裁贾扬清在朋友圈发文告别阿里巴巴,表示将走向职业生涯的下一个挑战。随后,他创办了 AI Infra 公司 Lepton AI,主要业务是出租英伟达 GPU 服务器,开发软件帮助创企在云中构建和管理自己的应用。2025 年 4 月,该公司被英伟达收购,贾扬清及 Lepton 另一联合创始人白俊杰也加入英伟达。白俊杰曾在阿里云任职,曾任阿里云前 AI 平台总监,领导过全栈 AI 工程团队。

2024 年 2 月,通义千问语音团队负责人鄢志杰从阿里离职,他曾是阿里达摩院初创时期的十三位核心成员之一,P10 级技术大牛,负责阿里」 通义听悟」 的技术开发,是阿里语音 AI 技术体系的重要奠基人。从阿里离职后,鄢志杰短暂加入腾讯,最近又被曝跳槽至京东探索研究院。

2024 年 7 月,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团队骨干周畅被曝离职。他于 2017 年 7 月加入了阿里巴巴,曾任达摩院智能计算实验室高级算法专家,带领团队设计并实现了超大规模的多模态预训练模型 M6,也就是阿里通义大模型前身。离职一个月后,周畅加入字节跳动,最新消息称,周畅已接任字节视觉大模型负责人。

此外,原阿里通义视觉团队负责人薄列峰离职后加入腾讯混元大模型,原阿里云副总裁陈雪松离职后,被曝或投身 AI 赛道。原阿里达摩院资深技术专家胡云华离职后加入大模型独角兽智谱 AI 等等。

据了解,除上述阿里技术大牛外,这两年还有不少大厂核心骨干被曝离职,或转型或创业,均聚焦于 AI 赛道。他们的动向不仅是个人选择,也推动着 AI 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周小白)

推荐阅读

美国启动无人机及多晶硅 232 调查,或征收新关税

admin

面对专利与价格压力,跨国药企转向中国三生制药寻求研发合作

admin

降息有变?!美联储最新发布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