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10 月 28 日讯 (编辑 王蔚)近日,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1212】 以下简称 「白银有色」) 发布公告,称公司及五名相关高管当日收到甘肃证监局下发的 《行政处罚决定书》。因涉及 30 亿元理财产品逾期未收回却未及时披露,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 880 万元。

数据来源:白银有色公告,财联社整理
白银有色 2019 年至 2024 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据悉,2017 年 8 月至 2018 年 3 月,白银有色陆续购买 30 亿元理财产品,2019 年上述理财产品未按期收回,至 2024 年 12 月收回本金及相关收益。白银有色在 2019 年至 2024 年年度报告其他流动资产部分披露了 30 亿元理财产品的期初、期末余额,但未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在 2019 年至 2024 年年度报告中披露 30 亿元理财产品的具体情况。
具体来看,根据白银有色公告,财联社整理发现,2017 年至 2018 年期间,白银有色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 30 亿元,均投资由华融证券 (2022 年已更名为国新证券) 发行、宁波银行托管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预期收益率为 7%/8%,均投向信托计划。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白银有色公告,财联社整理
2018 年,白银有色在其年报中公布了委托理财的具体情况,包含每款理财产品受托人、委托理财类型、起始终止日期、资金来源、资金投向、收益率等情况。
2019 年至 2024 年,白银有色仅在其年度报告中公布的其他流动资产合计,并未单独披露 30 亿元理财产品的具体情况。2018 至 2024 年其他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38.02 亿元、38.39 亿元、39.48 亿元、38.89 亿元、39.5 亿元、40.96 亿元、9.85 亿元。
财联社从业内人士了解到,自更名后,该批已到期的老产品已被清除,目前暂无可用信息查阅其底层资产的具体情况。
据公开信息报道,这并非白银有色今年吃到的首份罚单。今年 9 月,甘肃证监局也对白银有色出具了警示函,原因为公司在编制 2019 年至 2023 年年报时会计处理不谨慎,未能合理预计子公司上海红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对三家供应商的预付账款减值情况,对公司 2019 年度至 2023 年度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导致公司多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
据公开信息整理,白银有色成立于 2007 年 7 月,是由国安集团、甘肃省国资委、甘肃省国资公司、中信集团共同出资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铜、铅、锌、金、银等多种有色金属的采选、冶炼、加工及贸易。
截至 2025 年 6 月底,白银有色总资产 503.56 亿元,净资产 179.51 亿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 1.53 亿元,同比降低 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