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新需谨慎。
10 月 24 日,新股六九一二、苏州天脉上市,开盘涨幅均达到 800%。不过,随后两股股价快速回落,一度触发临时停牌。恢复交易后,六九一二目前涨幅在 540% 左右,苏州天脉涨幅在 470% 左右。
近期新股上市首日普遍涨幅巨大,多只新股首日盘中甚至一度暴涨超过 10 倍。不过,在首日暴涨之后,多只新股其后出现大幅调整,盲目追高者损失不小。受访专家认为,投资者在投资新股时仍需谨慎,应注意关注新股的基本面情况,合理评估其投资价值。
新股首日涨幅巨大 多只盘中涨超 10 倍
近期新股上市首日普遍涨幅巨大,形成新一波新股首日暴涨潮,多只新股上市首日盘中甚至暴涨超过 10 倍,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记者根据 Wind 数据统计后发现,9 月下旬以来 A 股市场新股首日涨幅明显扩大。统计数据显示,今年 8 月份上市新股首日收盘平均涨幅为 152.47%,9 月上中旬上市新股首日收盘平均涨幅为 132.96%,但自 9 月下旬以来上市新股首日收盘平均涨幅陡升,达到 727.23%。
如果统计上市首日盘中最大涨幅,可以发现这种变化更为明显。数据显示,今年 9 月 30 日以来,已连续有 5 只新股上市首日盘中最大涨幅超过 1000%,这种现象在 A 股市场历史上亦属罕见。
对于新股首日涨幅骤然增大,多位专家和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有多方面的原因,如近期 A 股市场行情火爆、新股发行估值较同行业公司低、新股没有套牢盘等。
今年 9 月下旬以来,A 股市场多个主要指数涨幅巨大,市场交易明显活跃。另外,近段时期新股供应不多,发行市盈率普遍低于行业市盈率,导致新股受到青睐。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股发行市盈率低于行业市盈率 (披露值) 成为常态,今年下半年以来此种迹象更为明显。今年下半年上市的 29 只新股中,仅有 2 只新股发行市盈率高于行业市盈率 (披露值)。9 月下旬以来,则无一只新股发行市盈率高于行业市盈率 (披露值)。新股发行估值较低,为新股上市后二级市场表现提供了更大空间。
对此,资深市场人士桂浩明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第一,目前新股发行估值比较低,通常都比同类已上市股票的市盈率要低一点,价格低自然就容易涨;第二,最近 A 股市场比较火爆,新股没有套牢盘,股价因而也容易涨起来;第三,有些踏空资金找不到别的投资方向,而由于新股都是小盘,容易变成炒作对象。
顺时投资权益投资总监易小斌在受访时也认为,新股火热与目前市场的活跃有极大关系,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一是今年以来新股发行速度降低,相比以往大幅趋缓,供给较少;二是市场走好后,部分资金喜欢炒新,由于上档没有压力和套牢盘,涨起来幅度惊人。另外,与转融券的暂停也有一定关系,没有抛盘的情况下只能做多赚钱。
「打新」 人数明显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股首日行情趋向火热的同时,近期申购新股的 「打新」 人数也有明显增加。
以创业板为例,今年 8 月至 9 月上中旬,创业板新股网上有效申购户数尚徘徊在 700 万户至 800 万户之间,但到了 9 月下旬,创业板新股网上有效申购户数陡升至 900 万户以上,9 月 30 日申购的上大股份网上有效申购户数达到 966.04 万户。
进入 10 月份之后,创业板新股网上有效申购户数进一步增加,整体已超过 1000 万户,其中 10 月 21 日发行的强达电路网上有效申购户数已超过 1100 万户,达 1131.26 万户,这一数据较 9 月上中旬的多只创业板新股网上有效申购户数增加超过 400 万户。
与创业板类似,科创板新股 10 月份网上有效申购户数超过 400 万户,较 9 月份有明显增加。
北交所新股网上有效申购户数也有明显增加,今年 8 月份和 9 月份发行的几只北交所新股网上有效申购户数均不超过 20 万户,但 10 月份发行的首只北交所新股科力股份网上有效申购户数则已超过 30 万户。
对于目前新股火爆的现象,排排网财富理财师曾衡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要解决新股过热问题,监管层可考虑适度增加新股供应,缓解市场追捧压力。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其对新股投资风险的认识也至关重要。优化市场机制,如改进新股发行和定价机制,减少市场炒作空间。此外,强化信息披露,确保上市公司信息的透明和准确,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风险。监管层还可考虑适时调整融资融券政策等市场措施,以平衡市场多空力量,促进市场稳定。
易小斌则认为,市场的东西还是应该交给市场。他认为,对于普通投资者应该多提示风险,加强投资者教育;如果有大资金操纵行为,那就得严加惩处,绝不手软。易小斌认为,目前市场稍有起色,活跃度在不断提高,因此不太建议通过增加供给的方式来解决。
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受访时认为,一是加强市场监管,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二是完善市场多空平衡与价格发现机制,提供更多的投资工具和对冲手段,减少市场的非理性波动。三是引导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增强风险意识,避免盲目跟风。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促进新股市场的健康发展,减少市场的过热现象。
注意新股炒作风险
新股作为市场中的独特板块,一直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目光。近期,一些新股在上市初期,由于市场炒作和投资者热情高涨,股价出现非理性上涨。动辄 10 倍的涨幅,不仅偏离了新股的基本面,也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自注册制实施以来,上市首日收盘涨幅超过 10 倍的新股有 9 只,其中,有 3 只 10 倍新股在近期诞生。不过,从上市后的表现来看,经过上市初期的炒作后,新股的价格将逐渐回落至合理的价格区间,而在价格回落的过程中,首日追高买入并持有的投资者将面临巨大亏损。
以近期上市的长联科技、强邦新材为例,两只新股上市首日的收盘涨幅均在 1700% 以上,但经过短暂炒作后,两只新股的价格很快下跌,截至目前,长联科技、强邦新材两只新股自上市首日以来的跌幅均接近 70%。
而在此前的注册制新股中,力量钻石、纳微科技、康泰医学等不少新股上市后,截至目前的累计跌幅均在 80% 以上。
「投资者在炒作新股时,要关注新股的基本面情况,合理评估其投资价值。此外,投资者应有风险管理意识,合理分配资金,避免因单一投资而产生过大风险。」 陈兴文表示。
证券时报记者从相关证券公司处了解到,近期首日大涨的新股,首日申报买入和成交的 99% 以上为个人投资者。而新股上市首日公布的交易数据也显示,号称散户集中营的东方财富证券 「拉萨天团」 占据买入主要席位。
曾衡伟建议,投资者在投资新股时仍需谨慎。首先,要深入了解新股所属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包括财务状况、市场竞争力等。其次,要注意板块的周期性,次新股炒作有其固有的周期,投资者需把握时机。同时,介入次新股时应选择合适的时机,遵循金字塔法则进行买卖操作。此外,分散投资是关键,避免将所有资金集中在一只新股上以降低风险。预设卖出区间并严格执行也是明智之举,以避免因市场情绪波动而做出非理性决策。
桂浩明在受访时则指出,市场有其运行规律,新股短线炒作可能一时间吸引很多资金,但是毕竟脱离基本面,很难长期维持,所以冲高以后往往有大的调整。桂浩明表示,炒新实际上风险很大,虽然短期可能暴利,但是暴利的背后就是巨额的亏损。
桂浩明认为,实施注册制以后,前 5 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停板,波动会变得非常大,调整往往一步到位。他提醒投资者注意两点:第一,投资股票有风险,不管是新股老股,风险都不小;第二,股票不管是新股老股,最核心的还是要看它的价值,如果偏离了价值,盲目进行操作,是非常高风险的行为。